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热点评说

网售处方药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据近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伴随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线上购药因便捷高效已成为不少患者的新选择。然而,部分电商平台处方药销售乱象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用药安全。在多家电商平台网售处方药过程中,患者无须上传病历、处方等资料,“医生”在缺乏实质性医疗评估的情况下“秒开”处方,甚至存在“先药后方”现象。此外,部分在线诊疗平台的处方药销售页面还存在违规展示、超适应症宣传和销售未获批药品的情况。

  对于处方药的流通,我国一直有着严格的规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

  然而,不少平台线上售药流程实为“先药后方”:消费者选定药品、下单后,页面跳转至网上药店或其合作的互联网医院,由医生进行在线问诊开方或审核处方,审核通过后商家发货。这种模式逐渐演变为“患者‘自我诊断’,医生‘对药下症’”,无论患者想开什么处方药,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此外,一些网上药店售卖处方药不仅不限量,甚至还搞起促销活动,比如“秒杀”“多盒低价”“店铺满减”等等,将患者的用药安全抛在脑后。

  随着线上购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便利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按照线上线下一致性原则,相关部门首先要夯实平台责任,引导网售处方药回归“先方后药”,患者需问诊开方后才能获得更完整的药品信息。对“秒开”处方等违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屡教不改的线上药店,则吊销其营业资质。此外,网售处方药要严格实行实名制以及溯源管理,以清晰界定各方权责。

  某种程度上,线上购药能够缓解线下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也能免去诸多慢性病患者的奔波之苦。若想把好事办好,网络零售药店、第三方平台及电子处方提供单位应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共同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当对自身健康负责,遇到身体不适及时线下就诊,而非自己“乱开方”“乱买药”。(丁家发)

  原标题 :网售处方药,便利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