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移”出乡风文明新风尚

  在内蒙古多伦县多伦诺尔镇双井子村,曾经大操大办的婚礼场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朴实的集体婚礼。仅2024年,双井子村就成功举办集体婚礼7场,既经济绿色又新颖特别,推动全村摒弃天价彩礼、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

  “移”走旧习俗,“易”出新风尚。双井子村婚俗新风盛行的背后,是多伦县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的有力举措。自多伦县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婚俗改革试点县以来,积极搭建婚俗改革示范平台,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加大婚俗改革力度,推动塑造“文明新风进万家”的社会风气,引导文明节俭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然而移风易俗,绝非易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决心和行动,更需要春风化雨般的大智慧。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先进做法、典型经验,让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要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法规,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协会“一约四会”作用,对不良习俗加以规范和约束。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带头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从自身做起,从亲属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群众。

  移风易俗,人人有责。每个人积极参与移风易俗行动,做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倡导者、建言者、推动者、践行者和传播者,自觉抵制不良习俗,积极践行文明新风,以实际行动为移风易俗贡献力量。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文明新风终会在“日拱一卒”的培育中蓬勃生长、蔚然成风。 (苏布达)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