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6月29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白莲)6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校友会承办的“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在呼和浩特举行。当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同步在全国32个省市地区开讲。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百年讲坛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副院长、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术带头人陈立鹏教授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几个问题”为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核心内容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推进”等方面,系统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精髓,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实践建议。讲座深入浅出,集理论宣讲和实践研究于一体,为学校深化民族理论研究、创新教育实践、服务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提供了思想利器与行动指南。
“聆听陈教授的精彩讲座,我深受启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思政教师,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向学生阐释理论内涵,更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引导青年学子在情感共鸣与理性思辨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关欣冉表示。
宣讲活动结束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陈立鹏颁发“陕公大学堂”主讲嘉宾荣誉证书。与会人员参观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
据悉,为更好地凝练红色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地方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办全国性群众宣传教育品牌“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打造独树一帜的先锋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平台、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以及各地各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陕公大学堂”已在全国32个城市成功举办六期,开设177堂课,为近10万听众提供了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