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小柿子培育乡村振兴“大产业”

  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柿子。

  走进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智慧文旅综合体“名优特新”示范基地,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硕果累累。五颜六色的小柿子饱满结实、晶莹剔透,工作人员步履匆匆,忙着分拣、打包。

  一颗颗小柿子,是当地村民的大“柿”业。“今年,玻璃暖房中共种植了18个品种的小柿子,有黑色、白玉色、金黄色、纯绿色、大红色,还有稀奇古怪形状,比如这个橙红色的长条柿子,我们将这些五颜六色的小柿子作为今年文旅综合体推出的第一个商品,一盒10元,团购则8元一盒。”泽园新村党委书记李军表示,小柿子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订单。

  这是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项目。近年来,泽园新村立足得天独厚的地域、气候优势,坚持党建引领的发展理念,通过发展建强队伍、完善配套设施、发挥品牌效应,持续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文章。2023年,泽园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始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模式,项目营收达66万元。2024年,泽园新村集体经济成功分红162万余元。

  今年合作社聚焦一号地种植、农旅综合体“名优特新”示范基地及党员示范田三大项目,由集体统一种植、管理、包装、销售。这种模式让村民既能安心当“股东”坐等分红,又能腾出手来务工增收,实现“双赢”。

  与此同时,泽园新村创新打造“订单+农超”产销模式,构建“农超直联+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的多元供应链条,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依托驻村工作队,“当天采摘、当天分拣、当天配送”的高效运营模式,砍掉中间环节,让泽园新村的优质果蔬从“菜园子”新鲜直达城区“菜篮子”。在“泽园新村驻村工作队”的直播间里,崔国萍热情洋溢地展示着刚从藤上摘下的鲜甜小柿子:“现摘现发,新鲜直达!”而“周五助销计划”则是通过农产品助销微信群,每周四发起团购接龙,周五统一分拣配送。

  “示范基地预计在6月中旬到7月底产出15000公斤小柿子,收入可达20万元。”李军表示。(张丽阳)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