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理条件限制,克什克腾旗浩来呼热苏木季节性水源不稳定,牲畜饮水依赖长途运输,养殖成本增加,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让“远水”解“近渴”,今年以来,浩来呼热苏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资源开发+民生保障”协同路径,全力打通畜牧业发展的“水脉”堵点,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浩来呼热苏木发现探矿作业中地质钻探、水文勘察等工程与群众生产用水需求的“契合点”——地质钻探、水文勘察等专业设备及技术可同步服务于打井工程。通过将民生井纳入探矿配套工程,创新打造“一井两用”模式。勘探期内,井体作为水文勘察孔服务资源勘探;运营期内,转化为牲畜饮水的稳定水源,既保障了国家资源勘探的专业性,又精准回应了牧民“家门口取水”的民生期待,实现资源开发与民生改善的“价值叠加”,为全域发展开辟了“探矿惠民”的双赢路径。
为确保民生井“精准滴灌”,苏木深入开展“拉网式”摸底,逐户统计牲畜存栏量、测算日均需水量、绘制缺水区域分布图。结合探矿区已有的水文地质数据,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反复比选,最终在缺水最集中、牧民最需要的区域选定10处井位。
随着钻机轰鸣,覆盖全苏木的10眼民生井陆续投入使用,彻底扭转养殖用水困难的局面。牧民拉水距离从5公里缩短至“家门口”,牲畜饮水从“定时定量”变为“随需随用”。为保障供水稳定性,苏木还积极争取农电项目资金15万元,铺设1.5公里高压线路,为水井提供稳定电力支持。
浩来呼热苏木将进一步深入推动资源开发与民生保障的融合,在找矿等资源开发行动中主动嵌入民生考量,让资源开发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刘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