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北疆文化活动季|全国65支!42个国家级!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7月3日唱响北疆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马丽侠)  记者从6月30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将于7月3日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启幕,活动将持续至7月6日。

  中国原生民歌节是全国性节庆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以“原生天籁韵 民歌中华情”为主题,全面展示我国民歌等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歌唱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

  活动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5支传统音乐表演队伍参加,涉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个,涵盖田歌、山歌、牧歌、渔歌、号子、小调、丝竹乐、鼓吹乐、打击乐等传统音乐类型。参演人员中,年龄最大者85岁,最小者仅9岁,参演人数近400人。

  活动期间将举办开幕演出、闭幕演出、集中展演、原生民歌走基层惠民演出等。各级非遗传承人们将通过原生天籁,歌唱人民之力、劳动之光、爱情之美、家乡之好,以歌传情、以歌养心、以歌铸魂,为当地民众和游客奉上一场魅力十足的文化盛宴。

  其中,展演节目涉及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非遗项目有: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侗族大歌、花儿、呼麦。

  7月3日启幕的中国原生民歌节开幕演出设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主会场),届时将同期举办非遗大集、美食体验、音乐欣赏、沉浸式互动等系列活动。4日和5日将开展集中展演、走基层惠民演出等活动。这些活动将体现全国精品民歌与内蒙古地方特色乌兰牧骑剧节目相结合的特点。

  集中展演:将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和内蒙古博物院前广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乌兰木伦湖广场和响沙湾景区、乌兰察布市乌兰哈达火山和乌兰察布之夜3个城市6个不同场所开展6场展演活动。

  走基层惠民演出:将深入呼和浩特市所属旗县区A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旅游街区等地开展民歌走基层惠民演出,丰富市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7月6日晚在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举行的闭幕演出,将通过原生民歌大联欢的形式,结合内蒙古特色文化及美食体验,打造“音乐+美食+文化”于一体全民参与的音乐美食盛宴。

  原生民歌节期间,呼和浩特市将在敕勒川草原举办草原交响音乐会,以世界交响名曲和草原经典歌曲,展现草原独特气韵与特色文化,让草原风光与音乐相映成趣。呼和浩特将以本次民歌节为契机,充分展现内蒙古民歌的风采,让广大观众、游客,通过音乐的窗口,体会到北疆的魅力。

编辑:李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