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拿地即开工!乌海2个工业项目“倍速”开工!

  6月26日,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市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固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开工。

  “从项目立项到办完所有前期手续,仅用60多天。尤其是土地手续,公示结束后3天就拿到证件,真正做到了‘发证即开工’。我们也将以央企担当落实好绿色发展要求,全力推进项目早日建成达效,为乌海储能产业布局贡献力量。”中绿电(乌海)储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秦磊在开工现场感慨道。

  此次项目落地的“加速度”,得益于“带方案出让”模式的创新推行。乌海市自然资源局主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市高新房地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试基地项目、中绿电(乌海)储能有限公司固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协同推进规划设计、环评、地灾评估等前期工作,彻底打破以往项目落地的时间瓶颈,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大幅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据悉,中绿电(乌海)储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固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规划工业用地面积6.668834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437平方米,总投资7.6亿元。项目计划建设固态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及配套升压站,建成后将具备独立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的能力,预计2025年12月并网投产,届时将有力推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市高新房地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乌海高新区化工新材料创新技术中试基地项目也落户于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规划工业用地面积4.27122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达20182.98平方米。

  这两个项目于2025年4月28日在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海南区分中心挂牌,经公开竞拍,6月9日成功出让并公示。两宗工业用地同步实现“带方案出让”,企业从拿地到开工无缝衔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此次‘拿地即开工’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多部门的协同联动。自然资源部门与人防、住建、政数局、税务等部门紧密对接,对办证要件进行前置审查,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人防审查、上会审议、社会公示等环节提前,显著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真正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乌海市自然资源局低碳产业园区分局局长杜海军介绍。

  “拿地即开工”是乌海市工业项目改革的重要成果。这份高效背后,凝聚着乌海市委、市政府打破常规的改革魄力与主动服务的责任担当,也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红利。未来,乌海市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为企业减负纾困,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