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解码历史根脉 蒙曼教授在赤峰火速“出圈”

  6月29日,蒙曼来到辽上京博物馆参观。

  6月28日至29日,知名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走进赤峰,开启了一场文化探访之旅。

  在为期两天的行程中,蒙曼以行进式直播带领观众实地探访赤峰博物馆、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红山后遗址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辽祖陵遗址等历史地标,通过历史现场与文化展陈的交织,系统梳理赤峰从史前文明到辽金时代的文化脉络,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八千年的文化对话。

  在红山文化博物馆,蒙曼驻足于“中华第一龙”——“C”形碧玉龙展柜前,以生动的语言解读史前玉器的礼制内涵:“赤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这里的每一件玉器都是先民宇宙观的物化表达。”

  在辽上京博物馆看辽上京遗址沙盘。

  辽祖陵及祖州城遗址是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陵寝,也是目前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帝王陵园,在以遗址为背景,蒙曼在直播中阐释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创造性融合:“辽祖陵依山而建的形制,既有突厥‘凿山为陵’的传统,又融入唐代陵园规制,这种‘因俗而治’的智慧,正是北疆文化开放包容的缩影。”蒙曼认为,赤峰作为辽文化核心区,其“五京联动”的城建格局和“四时捺钵”的政治智慧,对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范式意义。

  辽上京遗址公园。

  蒙曼每到一处参观点,都会碰到前来研学的小朋友和慕名而来的粉丝,欢呼雀跃地表达着自己对蒙曼老师的喜爱。“听到蒙曼老师要来赤峰的消息后内心很激动,来到赤峰博物馆等候蒙曼老师一同参观,期间了解了赤峰历史发展脉络,也学会了很多知识。”来自赤峰市区的赵女士激动地哽咽道,蒙曼老师欣然与市民合影。

  活动通过学者行走、现场授课、全媒体传播的创新形式,实现了学术资源向公共文化产品的转化。蒙曼以“知识网红”的影响力,将赤峰“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等IP符号植入大众视野,为北疆文化赓续中华文脉提供了鲜活案例。

  “赤峰的文化底蕴兼具史前文明的深邃性与民族交融的先锋性,未来可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穿越式’文化体验场景,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蒙曼说道。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肖璐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