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人体永不停歇的“引擎”,其微妙的律动维系着生命的延续。而心内科医生,便是那能够读懂这复杂韵律、修复其失调音符的人。
6月16日清晨,记者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办公室,只见王利勇与同事杜宇正在阅片灯箱前详细观看患者肺部CT片。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心力衰竭,需要密切关注并预防发生。”王利勇指着CT片对杜宇讲道。“患者术后的确出现胸憋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目前症状明显缓解。”杜宇回答。

跟随着他们匆忙的脚步,记者见到了患者毛某某。“现在感觉怎么样?”“现在感觉舒服多了。”“好好配合治疗,首先要把烟戒掉,你就是因为过度吸烟加上长期熬夜导致急性心梗。”“行行行,这次这病差点要了我的命,说啥也得把它戒掉。”王利勇一再叮嘱毛某某。“术后恢复期间饮食要清淡,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睡眠,禁饮浓茶咖啡等,症状缓解后可以下床适当活动。”杜宇对患者及家属讲道。
患者妻子热泪盈眶地对王利勇和杜宇一再地说着:“谢谢,谢谢,太谢谢你们了,是你们给了我丈夫第二次生命,你们就是我们的大恩人。”
患者毛某某是山西临汾人,在察右中旗一家矿业工作,6月13日20时多突发胸痛、胸闷伴大汗淋漓,在工友的陪同下,由120救护车送入四子王旗人民医院急诊科。
“来了医院,医生护士们早就准备好了,做完心电图、心脏彩超、肺部CT、抽血化验,不到半个小时就进了手术室,放了一枚支架,一点儿也没有耽误病情。”毛某某感激地说道。
“我接到医生和他工友的电话,当时被吓得六神无主……”患者妻子说,“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我,在亲人的帮助下,买了高铁票,14号晚上才来到这里,看到他在病房好好的,才放心……”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患者未到,医生先到。“紧密衔接、高效运行、畅通胸痛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的胸痛中心运行模式,被称为四子王旗人民医院的“救心高速路”。
这样惊心动魄、与时间赛跑的抢救场景,是王利勇20多年从医生涯中的日常缩影。“每一台手术都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于王利勇而言,患者平稳而有节律的心跳声,是他世界里最美妙的乐章。
6月17日15时18分,记者穿戴好消毒衣帽、鞋子跟随王利勇及其团队来到旗医院的手术室。术前会议、更衣、消毒各项术前准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第一位患者被推入手术室,从未见过这种场景的记者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一位、两位、三位,随着一个个患者被平安推出手术室,在场的医护人员及守在手术室外的患者家属都松了口气……

当他们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并伴有长达数十年吸烟史的张某行冠脉造影后,发现其右冠脉急性闭塞,记者看到他们的脸上略有紧张之色。“将导丝认真塑形继续往前探。”“小心力度,小心力度,这根血管太细。”“不行,试了好几次,导丝还是无法继续通过。”“冠脉内给药,辅助导丝通过。”“导丝通过了。”在血管扩张药物的作用下,导丝成功通过病变处到达血管远端,沿导丝将球囊送到病变处,进行反复预扩张。“经导丝置入2.75×29mm的支架至病变处,释放支架,手术顺利,安返病房。”
晚上19时04分,王利勇及其团队疲惫地走出了手术室,他们脱下20多斤的铅帽、铅围脖、铅衣……头发都湿漉漉的,脸颊两侧滴着汗珠、手术服的前胸后背全部被汗水打湿……“今天下午这6台手术,其他患者的手术都还顺利,只有张某的手术真是有惊无险啊!”王利勇边擦汗边对记者说。
“胸痛急救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在战斗。”“我们心内科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沉淀以及‘传帮带’,已有5位医师可以独立行冠脉造影术了。”王利勇高兴地说。“这些年,我们一天最多做10台手术,其中时间最快的一例就是患者从进医院大门到完成球囊扩张(血管再通),仅用了12分钟。”

现任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的王利勇,2002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后便就职于四子王旗人民医院急诊科。“在急诊科工作期间,我见到了太多因为急性心梗而死亡的患者,当时我们医院确实不具备治疗该病的条件,看到一个个生命的陨落,心里万分难过,这也是我学习这门技术的初衷。”王利勇讲道。
“王利勇在学习方面非常刻苦认真,他分别于2004、2014、2017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主攻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四子王旗人民医院院长张宏图讲道。
自2015年该医院可以独立开展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以来,共完成手术3000余例,其中急性心梗患者500多例。2020年,由王利勇牵头成立的“胸痛中心”,是乌兰察布市第一家拥有胸痛中心的旗县级医院,也是能够独立完成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唯一一家旗县级医院。这些年,他的团队成功救治了太多危重患者,将急性心梗的死亡率由之前的33%下降到如今的5%。
为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医院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学习方式,积极推动胸痛人才梯队培养。
“我工作以来,一直是王书记带着我一步步成长。这么多年,在危重症患者诊疗过程中,王书记更是起到了‘决策性’的作用。”心内科医师杜宇讲道,“去年,他派我去北京安贞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心脏介入诊疗培训,旨在弥补旗医院‘心脏电生理’的空白。”

诊室、病房、手术室、看病、查房、做手术……王利勇这样“三点一线”从事心血管工作的10年里,在每次的听诊、每一张的心电图中,捕捉那些不易察觉的异常。面对突发的心肌梗死时,化身与死神赛跑的勇士,分秒必争,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勇气,重新奏响生命乐章。
王利勇凭借其杰出的医疗贡献、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深厚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领导同事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医者中的杰出榜样。那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是一位位患者发自心底的深沉感谢;那一本本荣誉证书是他一滴滴心血汗水、一份份艰辛付出的有力见证。
“建院七十周年•四子王旗人民医疗事业突出贡献奖”“乌兰察布市人民好医师”“内蒙古好医生”“内蒙古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区域名医”……

谈及科室未来的发展,王利勇流露出期待的光芒,他说:“今年,我们准备把基层版的胸痛中心升级为标准版的胸痛中心。以后,我们科室将逐步开展‘心脏电生理’与‘结构性心脏病’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心脏病的诊疗范围,并加强人才培养,为心脏治疗技术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他的使命,就是继续用仁心仁术,守护万千患者的“心”健康。“患者跳动的心脏,就是我奋斗的意义。”他如是说。(张蜀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