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热点评说

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更好守护用药安全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药品追溯码就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在当今社会,药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新规明确,不扫码销售药品,医保基金将拒付,为公众用药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随着医药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将会成为一道数字“盾牌”。

  药品追溯码,如同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精准性和大数据效应。首先,它覆盖药品的最小包装单元,从生产到流通再到使用,能够实现全链条追溯。其次,每一盒药品都有其独特的追溯码,犹如人的身份证号码,确保“一盒一码”,方便查询。最后,通过采集海量的追溯码数据,构建起药品流通的“数字轨迹”,为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对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意义重大。一方面,它能有效打击“回流药”和虚假交易。一盒药只能卖一次,追溯码也只能有一次被最终销售扫码的记录。若药品追溯码重复出现,该药品就可能存在问题。医保部门可根据追溯码提供的线索,精准发现并打击这些违法行为,防止医药机构通过“空刷医保卡”“虚假销售”等手段套取医保基金,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另一方面,它能监控高价药品的滥用。对医保目录内的高价药,如抗癌药等进行精准监控,避免不合规使用或倒卖,确保这些药品真正作用于有需要的患者。

  在实际应用中,药品追溯码的作用,已逐渐显现。例如,国家医保局曾对复方阿胶浆药品追溯码重复情况进行核查,有力地维护了药品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此外,各地的医保部门也在积极推广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在山东济南,医保药品销售已进入“追溯码”时代,逐步实现“无码不付、重码不付”,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对于公众来说,正确使用药品追溯码,也是保障自身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消费者在购药时要做到“六个要”:要有码,只买包装上有追溯码的药;要扫码,看着售药人员扫这盒药的追溯码;要小票,坚持索取小票作为证据;要验码,通过手机App扫描药品追溯码确认药品流通信息;要索赔,发现买到问题药品要坚决索赔;要毁码,药物服用完毕后妥善处置空药盒,防止追溯码被盗用。

  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不仅让公众用药更加安心,也为医保基金安全保驾护航。接下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药品追溯码的宣传和推广,让“卖药必扫码,买药请验码”成为每次药品买卖的必经过程和自觉行动;同时,用更加严格的监管为药品追溯码补位,避免出现漏洞。相信随着药品追溯码这一数字盾牌的普及,公众健康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张西流)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