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旗县融媒

“移动课堂”融入生活圈 民生场景激活睦邻情

  为进一步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常态化,持续守护社区平安建设,康泰社区紧扣居民关切,聚焦“低成本、高参与”创新模式目标,深度整合多方资源,以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抓手,全面掀起扫黑除恶宣传热潮,切实提升居民的法治意识与参与线索举报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注入强劲动力。

“小载体+大能量” 家门口的互动学习氛围浓

  康泰社区巧妙运用“小载体传递法治大能量”的创新理念,将扫黑除恶知识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与烟火气中。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贴近生活的耳濡目染,使扫黑除恶法治宣传真正“活”在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成课堂:将辖区凉亭、小广场化身普法微阵地,网格员与居民围坐拉家常,用本土方言讲透“套路贷”“软暴力”的识别技巧,让晦涩法条变成听得懂的邻家话。树荫下的法治故事会:将真实案例改编成方言俚语,老少爷们儿摇着蒲扇就记住了举报途径。生活场景藏法理:菜市场的电子公平秤、健身路劲指示牌标注的“扫黑除恶举报二维码”、幸福集市活动中植入的知识问答互动……法律常识就这样藏在了买菜、锻炼等老百姓的寻常日子里,真正让“有形载体”生发“无形能量”。

 “老阵地+新内容” 传统渠道焕发宣传新活力

  社区巧妙地将扫黑除恶宣传内容融入现有宣传矩阵的升级赛道。在社区报刊架上,放置扫黑除恶宣传册,册内不仅有生动的图文结合,直观展示黑恶势力的危害及打击成果,让居民能及时了解扫黑除恶工作的新动态。与此同时,社区电子屏、网格微信群也成了宣传的有力窗口。循环播放、实时推送的扫黑除恶宣传视频,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吸引居民的注意力,进一步加深了居民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认识。此外,为更好地覆盖老年群体,康泰社区充分发挥“五老人员”力量,组建“银发宣讲团”。以拉家常的方式,用亲切的话语和真实的案例,向辖区各族群众普及扫黑除恶知识。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和参与意识,让扫黑除恶工作真正深入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下一步,康泰社区将持续创新宣传路径,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既强化重点群体的法治意识,又织密群防群治网络。借助“枫桥超市”积分兑换机制,对积极参与扫黑除恶的居民进行积分累计与奖品兑换,让群众在共建共治中收获荣誉感与获得感,全面点燃参与热情;同时,持续深化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联动“双报到”单位、学校、商户,全面推动扫黑除恶法治宣传从单向输送转向深度浸润。通过有温度的正向激励与精准化的靶向宣教,不断延伸平安建设的触角,让平安防线扎根于民、服务于民,持续提升社区的安全韧性。

编辑:李晓艳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