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内蒙古最大花卉蔬菜种源基地在翁牛特旗结出“美丽经济”硕果

  亚洲最大的花卉蔬菜种源基地——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入驻翁牛特旗后,内蒙古最大的花卉蔬菜种源基地在翁牛特旗结出“美丽经济”硕果:撂荒的山坡地身价飙涨数倍,村民腰包随之鼓起来。

  近年来,翁牛特旗广德公镇和桥头镇大力发展花卉与蔬菜产业,在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倾力打造内蒙古最大的花卉蔬菜种源基地。如今,总面积已经达到700余亩的“美丽资源”正在助力乡村振兴。

  在广德公镇四分地村的百亩花卉蔬菜种源基地内,种苗长势郁郁葱葱,技术人员正俯身查看幼苗长势。这块曾经撂荒的山坡地,如今成了“黄金田”。四分地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赵国敏说:“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在四分地村建设花卉基地后,原来流转费每亩每年五六十元的山地,现以300元的价格流转给企业。”

  与土地流转价格一样增长的还有村民的腰包。今年,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企业用工需求与日俱增,种苗培育、田间管理、采收包装……全产业链条为村民铺就了家门口就业的致富路。基地每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0余个,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四分地村村民马云茹说:“我们在基地干零活儿,一天能挣一百五六十元。自家地里的庄稼不耽误,感觉挺好!”曾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罗巍巍另有一番感触:“在外地打工与家人聚少离多。现在基地就在家门口,既能赚钱又能陪孩子,日子越过越踏实!”

  据了解,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是广德公镇党委政府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初期,为了加快企业落地投产,镇党委政府成立专班,在土地流转、“三通一平”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最大支持。“从传统种植到‘鲜花经济’,不仅调整了传统农业结构,更串起了‘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良性链条。”广德公镇副镇长于月光感慨道,镇党委政府已谋划长远,通过“三变”改革搭建村集体与企业合作平台,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做强鲜花产业链条,让村集体“有钱办事”、村民“有活可干”、企业“有绩可创”。

  “政府的支持给了我们底气,村民的信任让我们更有动力。”大连盛鸿种苗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宫福晶对基地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企业订单量逐年攀升。今年,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新建智能化育苗温室,推动种苗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迈进。( 张学通  丛金龙)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