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旗县融媒

解码海南区 “享老乌托邦”

  在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二楼,一座110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宛如 “空中绿洲”,为老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亮色。自2023年10月正式投用以来,这座综合服务中心辐射5个镇(街道)、19个村(社区),以“医养康一体化”服务体系为基础,凭借空中花园、智慧助餐、多元文化场景等创新举措,助力老年人从“养老”迈向“享老”新境界。

  “这块是张阿姨种的紫甘蓝,那边是黄大娘的韭菜地……”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着种植箱介绍。考虑到有不方便下楼活动的老人,中心特意在二楼打造了空中花园,并为喜爱种植的老人分包“责任田”,种植箱上还贴心贴上老人的名字、种植时间和品种。老人们种植的蔬菜成熟后,中心会按市场价回收。这种“种植+社交”模式成效显著,72 岁的李大爷初来时低落消沉,如今每天都会和邻居交流种菜心得,整个人精神头十足。

  空中花园科学划分为休闲区、散步区、种植区、观赏区、健身区五大功能区域,已然成为老人晨练、赏景、植绿、畅聊的绝佳去处。清晨,老人们迎着朝阳在健身区舒展筋骨打太极,或在散步区悠然慢走;闲暇时,他们在种植区精心照料自己的“责任田”,与邻里分享种植经验;午后,老人们于休闲区的紫藤花架下品茶下棋、赏景谈心,惬意非常。护理人员也会定期陪伴行动不便的老人在散步区进行康复慢走,这里成了老人们名副其实的“第二个客厅”。

  在为老餐厅,智慧化服务同样亮眼。AI视觉识别系统实现“刷脸取餐”,家属还能实时查看消费明细。炒菜机器人与助餐机的应用,让餐食价格比市场价低15%,九类特殊老人更可享受早餐2元、午餐4元的就餐补贴。专业营养师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制低盐少油餐食,每周更新21道食谱,保障老人饮食健康。

  医疗康复环节直击失能照护痛点。全市最大的评估康复室内,专业团队每日查房,已为9800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依托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每月上门开展血糖监测等服务。83岁的陈奶奶就曾通过智能床垫监测到夜间心率异常,医护人员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成功保障了老人的健康安全。

  中心还致力于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设立新媒体室,老人们在此通过短视频分享种植经验;读书区、书法区每周有老年大学教师驻点授课;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中医药特色服务提供艾灸、泡脚等项目,剪指甲、理发等基础服务每日开放。最具特色的 “混龄养老” 模式中,小学生与长者共做手工、志愿者陪老人逛公园。上个月的祖孙烘焙课上,82岁的周奶奶教孩子们包粽子的温馨场景,令人倍感温暖。

  从责任田里的菜苗到智慧餐厅的菜单,从康复室的器械到新媒体室的镜头,海南区养老服务中心用“硬件适老+服务走心”的组合拳,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升级为幸福的“享老”时光。

编辑:李晓艳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