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专家田间地头“传经送宝”

  “专家送来的前沿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技术难题。”6月30日,内蒙古两宜生物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范长春感慨道。

  连日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承办的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专家服务团活动在鄂尔多斯开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8位顶尖专家深入基层“传经送宝”。自治区人社厅结合鄂尔多斯农牧业产业发展实际,聚焦绿色肥料研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病死畜禽处理,通过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等形式,解决基层技术难题,推广绿色循环模式。

  在两宜生物生产车间,专家采取降低曝气时间、调整PH值、加入尿素辅助发酵以保持总养分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成功对畜禽粪便堆肥工艺参数进行精准调整,实现了羊粪一次堆肥即可达到合格标准。

  5天时间里,专家服务团还深入鄂尔多斯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基地、树林召镇张铁营子村等地,通过田间示范、产业对接和政策赋能等形式进行技术交流和精准指导,助力农牧业绿色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不仅找到了解决生产难题的钥匙,还成功对接了科研院所等产业链资源,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牧乐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李军说。

  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旨在通过构建“服务专家—企业需求—智力输出—成果转化”的服务模式,促进科研院所和企业、农牧民交流合作,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农牧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2011年内蒙古启动专家服务基层行动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30余期,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惠及数十万基层农牧民,助推全区农牧业转型发展。(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梅刚)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