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克石市“学党史 听党话 跟党走”演讲比赛

牙克石市关工委宣讲团到学校宣讲延安精神

牙克石市关工委携手爱心企业向特教学校捐赠运动鞋

“五老”志愿者开展绿色环保健步行活动
在北疆林城牙克石,有这样一群银发老者尤为活跃:他们虽已退休,但初心不改,其中资历最深的老同志已默默耕耘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长达23载。他们始终怀揣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对青少年的深切关爱,巧妙地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构建了一个遍布全城的关爱青少年网络。这群老者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的责任与担当。
筑牢组织根基 构建全域关爱体系
牙克石市秉承“党建带关建”的工作理念,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机融入全市党建工作体系之中。建立了分管处级领导每半年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每年定期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每五年表彰先进的常态化机制。关工委办公室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并确保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这一系列举措构建了一个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积极主动作为、社会各界广泛协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同时,牙克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致力于织密基层组织网络,着力打造一个纵向深入、横向覆盖的全面组织体系。目前,牙克石市16个镇(街道)、14个村、47个社区、25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立关工组织,累计达109个。在镇(街道)关工委班子中配备2至3名“五老”骨干,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组织经验交流,实现组织建设的规范化与工作开展的常态化。
“五老”队伍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牙克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借助广泛宣传和组织推荐等途径,吸纳了2865名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组建起“五老”队伍。依据他们的专业特长,成立思政宣讲团、法治教育团、心理健康讲师团等共计34支专业团队,从而实现“五老”资源的精准配置,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聚焦思想引领 铸牢青少年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是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牙克石市关工委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五老”人员走进学校和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包括“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及“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旨在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感恩党的恩情,听从党的号召,紧跟党的步伐。近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60余场,覆盖学生2万余人次,成为牙克石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响亮品牌。
牙克石市关工委还持续巩固“全国青少年普法示范区”创建成果,62名“五老”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或报告员,联合相关部门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的普法机制。他们通过模拟少年法庭、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教育,近五年来累计组织“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讲座410余场,受教育青少年达3万人次,受到教师、青少年一致好评,相关做法还被《内蒙古关心下一代》专题报道。
依托心理卫生协会,牙克石市关工委成立“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师团”,在16个镇(街道)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年平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0余场。“五老”心理咨询师开展“一对一”辅导,为百余名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疏导服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为青少年成长撑起“心理保护伞”。
精准施策帮扶 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关工委在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全方位、多层次的作用。他们不仅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还注重他们的教育、心理健康和法治意识的培养。牙克石市关工委实施关爱工程。开展“银发助学”行动,建立覆盖全市的“五失”(失学、失业、失亲、失管、失足)青少年动态帮扶台账。联合23家爱心企业签订长期帮扶协议,实现“从小学到高中”全周期资助(受助学生年均获资助2000元),累计筹措资金22.6万元。组建32名“五老”骨干参与的关爱小组,定期走访286名困难学生家庭,建立“一人一档”。“五老”志愿者还自掏腰包为困难学生购置生活学习用品,用“面对面谈心、手拉手帮扶”的温情陪伴,成为困境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暖心引路人”。
同时,“五老”深入小微企业调研需求,为待业青年提供职业规划与技能培训。老干部张克荣在绰河源镇引导养牛大户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协调解决创业青年医保、资金等难题;老干部栾丰年为刑满释放青年郑某奔走解决住房、就业等问题,获赠“感谢关工委扶我获新生”锦旗。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牙克石市关工委创新“四点半学校”“校外辅导站”等服务载体,为青少年提供课后学习、娱乐和活动场所。“五老”志愿者发挥自身专长,为青少年辅导功课、开展兴趣培训、组织文体活动,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全市建成78所家长学校,引进“三宽”家庭教育课程,设立6个家庭教育指导站。其中,“做智慧型父母,引领孩子未来”大型公益讲座已开展33场,6000余名家长参加培训,广受家长学生好评。
创新工作品牌 提升关爱服务质效
牙克石市关工委致力于构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工作模式。在关工委组织框架的支撑下,成立了老年协会,并在各镇街设立了16个基层分会,吸纳会员及志愿者共计110余人。同时,与民政局、卫健委等十余个涉老单位建立了联动协调机制。协会会员率先垂范,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并开展专题调研,为林都的发展贡献了5条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成功举办了“舞动北疆”“送春联”等十余场特色鲜明的活动。协会还联合驻在企业,共同策划并开展了绿色环保健步行、门球比赛、太极拳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尊老爱老社会风尚。会员们还积极化身兼职网格员、楼栋长等角色,参与了40余次环境卫生整治和矛盾调处工作。
在全市青少年群体中,牙克石市关工委围绕“大手拉小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进而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做优“中华魂”主题教育品牌。以读书活动为抓手,“五老”与青少年共读经典、分享心得,结合革命事迹宣讲带动形成老少共读、亲子共读氛围。“中华魂”读本订阅量从2000册跃升至1.2万册以上,实现“人人有书读、个个受教育”。
近年来,牙克石市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示范区”,牙克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多次被“中华魂”组委会、中国火炬杂志社评为“先进集体”,2人获国家级、8人获自治区级“最美五老”荣誉。
牙克石市关工委的“五老”们用“夕阳无限好”的情怀,书写着“霞光照后人”的担当,从思想引领到普法宣传,从关爱帮扶到协同育人,他们以银发之躯搭建起青少年成长的阶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展现了退休群体的责任担当。下一步,牙克石市将继续全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银发力量”。(刘明宇 高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