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新闻照片展现内蒙古各项事业蓬勃向上的气象,彰显内蒙古人民凝心聚力搞建设的奋斗豪情,这样的宣传形式太有创意了!”7月3日,内蒙古日报社原摄影部主任崔东旺参观 “中国·内蒙古记忆”纪实图片展后,难掩激动地分享了他的深切感受。
已是八旬高龄的崔东旺,谈及摄影时依旧思路清晰、神采焕发。他对“中国·内蒙古记忆”纪实图片展的盛赞,既是对展览品质的由衷肯定,更是对摄影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的深切期许。

内蒙古日报社原摄影部主任崔东旺观看展览。(摄影/袁永红)
崔东旺坦言,这场展览以照片为载体,将内蒙古的发展变迁徐徐铺展、娓娓道来,每一幅作品皆见匠心。从选材看,它精准捕捉了时代发展的关键瞬间,构图巧妙,赋予画面独特的艺术美感,光线运用恰到好处,让作品的表现力非常饱满。那些精彩的瞬间抓拍,更是将人物与场景的鲜活状态永久定格,“幅幅都是经得起推敲的珍品”。
谈及这场展览,崔东旺特意提起内蒙古日报社的思勤、韩明、崔耀先、李廷友、王新章等老摄影记者。“他们将毕生心血倾注在摄影事业上,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语气恳切地说。
在崔东旺眼中,展览的主题立意尤为精准。这让他不禁联想到:优秀的摄影作品,从来离不开深入基层的创作态度。摄影记者只有走进城市街巷、乡间田野、打草场、剪羊毛的现场,深深扎根于生活中,才能创作出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此外,此次展览中的“延伸阅读”也是一大亮点。崔东旺说:“老照片的信息量有限,而延伸阅读匹配了极具新时代元素的现代图景与文字,拓展了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只要扫扫二维码,观众就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的故事,体现出策划者对展览内容丰富性的重视,值得点赞。”
文字:郭伟伟
摄像:王志伟
剪辑:刘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