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列满载1542吨进口铜精矿的铁路货运列车运抵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该批铜精矿从蒙古国进口,经二连铁路口岸入境,在口岸海关完成放射性检测后直接提离转运至目的地包头,由呼和浩特海关所属包头海关第一时间完成现场核查、取样送检等检验监管工作。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检验监管试点正式落地包头。

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资料图)
“新模式下,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由口岸海关进行放射性检测,合格后即可直接运至包头保税物流中心(B型),再由包头海关开展有毒有害元素等其他项目检测,通关时间及物流成本可缩减5天至7天,粗略预计每年可为我们节约物流和堆存成本约600万元。”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俊智说。
据悉,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包头有色金属领域支柱企业之一,每年通过铁路运输方式进口铜精矿20余万吨。经多方努力,2025年5月,该公司新增为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监管试点企业。

铜精矿从蒙古国进口,转运至目的地包头。(资料图)
“我们充分调研观摩试点经验成效,评估潜在风险,研究可行性方案,指导企业搭建完善防控体系,同时与口岸海关建立查检联动配合机制,确保监管通关模式改革试点顺利落地。”包头海关副关长付永光说,“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与口岸海关的沟通联系,持续优化查检流程,确保各环节衔接有序、运行顺畅,充分发挥改革试点效能,鼓励企业加大海外资源布局力度,切实支持我市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头海关关员正在对首票口岸+目的地联合检验监管模式下铁路进口铜精矿进行目的地查检。(资料图)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格日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