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新华每日电讯】呼和浩特:打造“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

  2025年7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第6版刊发了《呼和浩特:打造“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的文章,报道了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凭借政策、气候、电力、区位等多重优势,吸引绿色算力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向和林格尔新区集聚,呼和浩特正从“中国云谷”向“世界算谷”跨越,崛起为“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

  报道全文如下:

  《新华每日电讯》(2025年7月8日06版)

  一批批数字产业领域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一批批优秀人才不断汇聚……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凭借政策、气候、电力、区位等多重优势,吸引绿色算力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向和林格尔新区集聚,呼和浩特正从“中国云谷”向“世界算谷”跨越,崛起为“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

  政策赋能:顶层设计擘画产业蓝图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的政策“组合拳”为呼和浩特市绿色算力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层层递进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高速运转。

  2023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建设,支持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项目建设。2024年,内蒙古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内蒙古和林格尔集群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6方面提出16条支持措施,拿出“真金白银”赋能绿色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呼和浩特市发布《关于促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规划1.28亿元专项资金,从总体要求、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三大方面绘制清晰产业发展路线图。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推动呼和浩特市算力产业加速集聚。目前,和林格尔新区已落地包括中国移动智算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信息园等在内的46个数据中心项目。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呼和浩特市算力规模达9.1万P,其中智算8.8万P,规模位居全国首位;集群内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达86%,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建国表示,政策的“牵引力”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动力”。政策不仅吸引了项目落地,还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升级,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

  资源禀赋:绿电与气候构筑天然优势

  呼和浩特市在绿色算力领域的突围,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基底。算力产业的核心支撑是电力,而呼和浩特市拥有全国极具竞争力的电价水平与稳定的绿电供应体系。

  在绿电供应方面,和林格尔新区在内蒙古率先启动建设绿电供给示范项目,通过“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供电方式为算力中心提供“绿电”,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到80%以上。走进全球运营商中最大的单体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的制冷站,宽大的厂房里冷却系统高速运转。该中心从绿电、制冷、能耗管理3个方面打造绿色算力体系,成为呼和浩特市绿色算力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规模引入冷板式液冷解决方案,搭载闭式冷却塔、小母线等新型节能技术,PUE达到了1.15,真正实现算力绿色化。”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旭介绍说,“中心的绿电比例为80%,每年节水9.5万吨,节省水费86万元。”此外,呼和浩特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7.7摄氏度,冷凉的气候天然降低数据中心的散热成本;其所处的北纬40度—42度地质稳定带,自然灾害风险极低,为数据中心安全运营提供天然屏障。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郭菊颖表示:“我们的算力中心吹的是草原风,用的是塞外光,产的是绿色数。”这种得天独厚的禀赋,让数据要素在阴山脚下完成从资源到资产的质变。

  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激活发展动能

  “企业零跑腿”全程代办服务年均办理项目30余个,审批效率提升50%;“拿地即开工”承诺制让项目平均提前开工120天,截至2024年底已助力93个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包装标准地”改革实现土地储备前置,区域评估成果共享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00万元;“联审联办制”将审批时限压缩至70个工作日内……“中国云谷”的崛起,离不开和林格尔新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和林格尔新区的诚意,让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落地。从签约到投产,一路都有专人贴心服务,如此高效的办事流程,极大增强了我们在这里发展的信心。”内蒙古璇玑创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岷表示。2024年7月,内蒙古璇玑创展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和林格尔新区,该公司专注围绕新区算力产业,开展数据中心运维、运维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开发等核心业务。与此同时,和林格尔新区推出多项创新服务,“企业开办+N”体系实现零成本办企,网格化服务配备专属管家提供精准服务,“一业一证”改革推动多证合一,住所托管服务每年节省开办成本超百万元。“迎商中心”集成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五大增值服务,人社综窗实现87项业务一站式办理。通过24小时自助服务、“多证联发”等改革,审批效率普遍提升60%至70%,形成全周期服务链条,真正实现“新区事新区办”。今年以来,中国石油、有孚数据、港城云联等15个重点算力产业项目完成签约,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预计2025年底投用算力12万P以上。 (记者王靖 王雪冰)

  制作:杨宏力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