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包头

自治区首个乡镇级标准化科技审判法庭落户麻池镇

  近日,九原区人民法院麻池人民法庭以“费老师工作室”“三长工作室”两大特色平台为依托,与麻池镇综治中心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了自治区首个入驻乡镇综治中心的标准化科技审判法庭。

  近日,综治审判法庭正式“开门办案”。这些案件最初由综治中心受理,并委派“费老师工作室”开展前期调解工作。面对调解过程中出现的僵局——双方当事人沟通陷入停滞,欠款方存在明显侥幸心理的情况,承办法官迅速启动立案程序,依法推进诉讼流程。庭审中,承办法官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紧扣李家躲不掉的“债”、张家不应扣下的“钱”两个争议点,灵活运用情理法交融的技巧,援引法律法规说明利害关系,耐心疏导对立情绪,努力促成双方互谅互让。最终,经承办法官不懈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据了解,该审判法庭配备先进智能设备,全面实现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笔录实时生成、证据可视化展示等功能,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新阵地,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

  据九原区人民法院麻池人民法庭庭长费鸣华介绍,综治审判法庭成立以来,已累计审结15起彩礼返还、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涉民生案件,其中当庭即时履行4起,调解、撤诉6起。期间,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纷纷被庭审现场吸引,近30人次或出于好奇“顺道”驻足,或“长见识”旁听,这种“不经意间”的法治教育,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切实提升了基层司法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标准化科技审判法庭入驻综治中心的实践,是九原区人民法院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司法服务下沉的生动缩影。下一步,九原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特色工作室+综治中心+审判法庭”协同联动机制,以科技赋能审判质效提升,不断拓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快车道”,切实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更强司法力量。 (王嘉伟)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