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因“狗血”剧情引发争议的微短剧行业,近期又以“1胎99子”的奇葩设定登顶热搜,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1亿。该剧不仅明显违反生活常识,还出现99个孩子摞起来的荒诞画面,连参演演员都承认“太癫了”。但猎奇剧情为该剧赢得“泼天”流量,在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4500万,目前已经下架。
微短剧已不是第一次因内容乱象登上热搜了。去年,一系列“霸总”题材短剧持续霸屏,制造出“亿元零花钱”等炫富拜金、挥霍享受的“爽”点,因严重偏离现实逻辑、违背公序良俗被国家广电总局出手整治。但“霸总”退潮后,微短剧行业又陆续兴起过“恶婆婆”“重生复仇”等各种风潮。如今“1胎99子”的出现,正是浮躁氛围下,微短剧不断博眼球寻找流量新赛道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微短剧以其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迅速在大众的碎片化时间里占据一席之地,成为许多人休闲娱乐的“电子榨菜”。《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这一庞大的市场,不仅为影视制作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不过,挑战与机遇并存。微短剧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瓶颈。比如,低成本、快产快销的模式,导致大量剧情不合理、演技夸张的剧目充斥网络;观众在经历一时的新鲜刺激后,很快便会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剧本逻辑单薄、缺乏深度、专业编剧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这些乱象和瓶颈,微短剧要想寻求破局之路,监管与创作无疑是两大关键发力点。
从监管层面来看,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平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下发管理提示,强调微短剧创作要“爽”而有度。各大平台也纷纷发布治理公告,下架或拦截违规微短剧。这些举措无疑为微短剧行业划定了红线,规范了市场秩序。未来,监管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微短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从创作层面来看,提升内容质量是核心。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行业培训体系,推动高校与影视公司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编剧;设立剧本孵化计划,鼓励原创,提高剧本的深度和逻辑性;制定微短剧制作标准,吸引专业演员参与,提升表演质量。只有让微短剧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有深度有内涵,才能赢得观众的长期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微短剧作为新兴的影视表现形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挣脱流量的枷锁,驶向品质的蓝海。只有这样,微短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影视文化领域的一股清流。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