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松山城区街头巷尾,悄然发生的变化正浸润着市民生活。行道树绿篱造型愈发精致利落,街角花坛内,鲜花次第盛放,人行道砖石平整如新……这点滴提升的背后,是松山区以“绣花”功夫深耕城市环境精细化养护,将提升品质的笔触落在每一处可见可感的细节之上。

在振兴大街、临潢大街等主干道及公园广场,记者看到,绿化工人正在对绿篱、草坪实施“地毯式”精修,不仅确保轮廓清晰、高度一致,更是通过巧妙塑型提升景观艺术感,让每一片绿色都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松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绿化管理股股长李越说:“2025年,区城管局根据环境特点与绿化布局选种适宜的树种。针对市民反响强烈的飞絮问题,对杨柳絮进行了雌雄株的分辨,同时,采取修剪挂花枝条、插注药剂等方式抵制飞絮产生,今年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对街路隔离带的绿篱进行了矮化处理,为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提供了便利。我们还将原有的多台汽油绿篱机更换为电动绿篱机进行作业,既提升了绿化养护工作效率,又极大减少了园林机械噪声对群众的影响。”

此外,松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巧借街头巷尾碎片化空间、零散化地块,见缝插针,用心“雕琢”绿化内容,将老街区“零碎地”变成“金角银边”,加快推进口袋公园项目建设,为市民提供一方富氧、休憩的“城市绿洲”。近年来,松山区已建成玖玺台口袋公园1个,今年规划实施赤勘小区口袋公园、兴华小区口袋公园、G07地块口袋公园等5个项目,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
市民梅先生说:“现在这个公园环境整治得特别好,出了家门,步行5分钟到达,没事就领着两个孙子出来溜达。”

人行道破损曾是市民出行的“烦心事”。今年以来,松山区将目光投向这些“脚下功夫”,组建专项巡查维修队伍,对全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破损、松动、缺失的道砖、路缘石,第一时间“点对点”精准修复。
“2025年,区城管局紧扣民生需求,扎实推进城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一是完成3.58万元投资,根治4处易积水点隐患,同步推进4.38万平方米人行道续建及5.4万平方米行车道铣刨养护,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畅通。二是全面启动城区窨井确权工作,落实权责划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推动智慧市政建设,实现泵站数据接入指挥平台,增强应急调度能力。四是完成全宁、兴安等路段574盏路灯节能改造,亮化城市夜间环境。”松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晓伟说。

从一草一木的精心打理,到一砖一瓦的用心修复,松山区正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城区环境的细微处深耕细作。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点滴改变,如春风化雨,持续提升城市的宜居指数与居民的幸福成色,一幅“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在松山大地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