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的开鲁县,因“开发三鲁之地”而得名。
西辽河畔的人们一代又一代承前启后,缔造了层层积淀、根系相通的文明成果。从北方民族驻牧之地到移民屯垦的开垦之城,再到《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战斗过的红色地标,开鲁早已将融合、开拓和红色精神融于血脉。
今天,小城开鲁续写着崭新故事,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展现使命担当。
西辽河畔 文脉赓续

“小泡子”在通辽市开鲁县不是一个显眼的地名,但以此命名的一座古遗址,却是一处小有名气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4月,开鲁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处包含从新石器时代至辽金多个时期遗存的重要遗址。
曾参与当年调查工作的开鲁县博物馆馆长马海说,小泡子遗址就如同历史用密语写给后人的一封信,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诉说着西辽河在此孕育的多元文化。
距开鲁县主城区直线距离几公里外,西辽河静静流淌。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聚后得名“西辽河”,穿越通辽市的开鲁县、奈曼旗、科尔沁区、科左中旗、科左后旗一路向东。
历史长河中,位于农牧经济交错地带的西辽河畔,上演了一部又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史诗,孕育了璀璨的北疆文化。
用五千行长诗,叙述七千年历史的《西辽河长歌》的作者之一,开鲁县作家协会主席、诗人燕南飞说,西辽河文化多元融合,这从它两个支流的名字可见一斑:“西拉木伦”是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老哈”则来源于契丹语,是“铁”的意思。
据《开鲁县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东胡活动的范围,到了汉朝,早期是鲜卑所据,为辽东郡西北部,后属燕北之地。隋朝时候归属范阳节度使管辖,唐朝时候属松漠都督府,以后历代各有归属,直至清朝时期,属热河都统管内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东扎鲁特旗、西扎鲁特旗三旗王公领地。
从漫长历史中一路走来的开鲁,留下时间细密的注脚,一一刻在城市拔节生长的年轮中。
融合,成为开鲁鲜明的地域标签。
三鲁之地 春华秋实

在开鲁县城,旧城墙基址上修建的公路被叫作“环城路”。虽然历经风剥雨蚀的城门和城墙早已不复存在,但当地人仍习惯将“环城路”内叫作“城”里,路外称为“城”外。
这座“城”,指的是100多年前开鲁县衙所在地。开鲁县的正式篇章,要从1908年开始标记。
因屯垦放荒之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在阿鲁科尔沁旗、东扎鲁特旗、西扎鲁特旗三旗王公领地,设置开鲁县,隶属赤峰直隶州。
随着建县设治,山东、河北等地大量人口开始涌入开鲁县,村屯增加,人口渐增。移来之民多以租种土地养家糊口。开鲁县,逐渐成为一座移民之城、开垦之城。
彼时,中原文化的悠悠古韵与科尔沁草原的沃野千里在此相遇,徐徐铺陈出一幅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北疆璀璨画卷。
100多年来,开鲁人民辛勤耕耘,用锄头和铧犁播种希望、开垦未来,在塞外驻牧之地孕育出厚重的农耕文化,奠定了开鲁农业的坚实根基,使其成为西辽河冲积平原腹地的农业大县。
金秋时节,绿油油的玉米地与红彤彤的辣椒地在开鲁大地相互辉映,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如今的开鲁县,是“国家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县”“国家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中国北方县域最大的红辣椒生产集散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的美誉。
古今一心,惟实励新。
开拓,成为开鲁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品格。
红色初心 辉映未来

诞生于1937年的《大刀进行曲》传唱全国,成为鼓舞国人抗日救亡的战斗号角。开鲁县,是《大刀进行曲》的创作者、革命烈士、人民音乐家麦新最后战斗和牺牲的地方。
走进开鲁县麦新纪念馆,讲解员通过《麦新烈士生平展览》,向我们娓娓讲述麦新在开鲁的战斗故事。
1946年3月初,麦新被党组织分配到开鲁县工作,先后担任县委秘书、县委机关党支部书记、城关区区委书记以及县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等职。
1947年6月6日,麦新在县委开完会返回途中,突遇敌匪袭击,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开鲁县老年文联主席方纲从青年时期开始走访、收集、研究麦新烈士生平事迹。方纲记得,麦新烈士牺牲35年后,到麦新烈士工作过的村里走访,仍能听到当地群众在传唱他当年创作的歌曲。
“麦新给当时偏远闭塞的开鲁县带来了红色的火种,让群众接受了革命思想,看到胜利的希望。”方纲说。
麦新牺牲后,开鲁县将他生前工作过的五区命名为“麦新区”(今麦新镇)、万发永村改名为“麦新村”,开鲁县城一条主干道也被命名为“麦新路”。
历史虽已远去,英雄从未离开。
麦新将鲜血渗透进开鲁的热土,留下一抹红色的希望,代代相传。
这抹红,穿越时空,依旧滚烫。这抹红,融入城市血脉,成为感召后人的澎湃力量。
近年来,开鲁县建成麦新纪念馆、麦新殉难地碑园、麦新烈士陵园等成一体的麦新系列纪念设施,打造县、镇、村三级“红色矩阵”,加强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意表达,推动红色故事“活”起来、红色教育“热”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为打响北疆文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红色基因,根植于开鲁的城市血脉。
开鲁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关军说,开鲁县文化底蕴深厚,有以小泡子遗址、辽代古墓等为代表的历史遗存;有以麦新、邢建华等革命烈士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有以太平鼓舞、剪纸、皮影戏为代表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
依托资源禀赋,开鲁县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安排部署,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西辽河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地方发展,为北疆文化建设助力添彩。
总策划:王笑铁 刘婧总监制:刘晓冬
执行策划:周秀芳 孙一帆 刘春监制:许晓岚 苏永生 哈丹宝力格 于涛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查娜
栏花设计:苏昊
摄影:王彬
视频文案:查娜
配音:苗旭
视频剪辑:王彬
新媒体呈现:李珍
鸣谢:中共开鲁县委宣传部 开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