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减负增效!阿拉善盟实施差异化巡河湖机制

  为深入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近日,阿拉善盟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基础上,针对地域广袤、河湖众多且多处于戈壁荒漠等特殊实际,创新性实施了乡村河湖长差异化巡查机制,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推动了河湖管护工作的深化与实化。

  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阿日毛道嘎查阿德格图布高勒河,嘎查级河长双喜打开“河长通”APP巡查河流,并上传巡河情况。他说:“我管护着两条河流,以前每周都得巡查1次,现在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巡河湖频次,改为每月巡查1次,工作量减少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这一改变,得益于全盟河湖差异化巡查机制改革。

  据了解,阿拉善盟境内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流达588条、湖泊87个,已构建起盟、旗区、苏木镇、嘎查四级河湖长体系。按照有关要求,各级河长湖长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河湖巡查调研活动,然而,大部分河湖地处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传统的“一刀切”巡河湖模式给地方带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压力。

  为破解这一难题,阿拉善盟河长办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向上争取支持,向下深入调研,针对不同河道特点精准施策。通过对全盟河湖的细致梳理,科学合理地调整了巡查河湖频次,特别是对处于无人区、河湖特征消失的河湖,苏木镇级、嘎查级河湖长不作固定巡查频次要求,大大提高了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乡村河湖长差异化巡查机制的推行,不仅提升了巡查质效,更是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下来的资源被投入到更多关键领域,为河湖的长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阿拉善盟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志本表示,将继续加强基层河湖长巡查工作的指导,聚焦“一河(湖)一策”、健康评价等反映的河湖突出问题,以及关键时段的巡查需求,进一步提升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河湖动态监测,实现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全盟河湖长制工作迈向“有名”“有实”“有能”“有效”的新阶段。

  纳日娜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