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锡林郭勒

从“一朵花”到“一条链”

  盛夏七月,正蓝旗金莲川草原化身为金色的海洋,亭亭玉立的金莲花迎风绽放,空气中弥漫着馥郁芬芳。这朵承载着地域文化象征的“旗花”——金莲花,如今正借助科技力量与产业融合,从单纯的生态景观蝶变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花”“富民之花”。

  走进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良种繁育科创中心,4座现代化温室大棚内,15万株人工培育的金莲花苗在智能温控环境下蓬勃生长。该中心科研团队通过组培快繁、基因改良等技术攻关,持续提升金莲花人工栽培的成活率与品质,为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该项目总投资2650万元,是自治区防沙治沙基金支持的重点项目,这里不仅是金莲花科研创新的“摇篮”,更是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融合的前沿阵地。该中心致力于全旗野生金莲花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核心任务包括良种繁育、技术推广、配套完善,旨在为全旗金莲花产业提供稳定优质的种苗和技术支撑,构建起“研究、保护、培育、繁育、推广”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据该中心技术员刘志介绍,项目占地160亩,划分为三个功能区,一区是防沙治沙科创中心,正在建设当中,二区为温室大棚良种繁育园,三区为良种示范园。项目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力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精准把握金莲花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依托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金莲花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正蓝旗政府充分利用当地2.18万亩野生金莲花资源,积极联动企业、科研机构,大力推动金莲花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每年7月举办的金莲花主题文化旅游季,已成为区域亮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壮丽的“金色花海”。与此同时,哈毕日嘎镇乌兰村金莲花繁育基地、大元今朝农业科技公司等地方产业主体蓬勃发展。金莲花深加工产品(如茶饮、保健品)以及金莲花元素文创产品、手工艺品种类不断丰富,成为当地文旅市场的新宠和特色伴手礼。这些举措有效带动周边农牧民通过参与金莲花种植、产品加工、旅游接待服务等渠道实现增收。

  未来,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防沙治沙良种繁育科创中心将持续释放其生态与经济的协同效应。一方面,计划拓展金莲花生态产品开发、生态研学教育等新兴业态,吸引资本、技术与人才向正蓝旗汇聚。另一方面,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更多农牧民参与金莲花的标准化种植与精深加工环节。

  一朵承载着历史与生态之美的“旗花”——金莲花,正稳步蜕变为名副其实的“富贵花”,为实现“一朵花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愿景贡献着独特力量。

  (额格希格 阿古达木 哈·呼格吉勒图)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