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清晨5点,乌珠穆沁草原的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牧民巴特尔已开始在羊圈里忙碌。
“这些羔羊可是能够端到豪华邮轮餐桌上的羊肉。养殖方面一丁点马虎不得。”巴特尔说。
从地处祖国北疆的西乌珠穆沁草原到地中海MSC邮轮,这场“魔幻之旅”是怎么开启的?原来,在西乌珠穆沁旗,有一家屠宰加工企业叫作丰景满源牧业有限公司,在创始人杨晓忠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传统畜产品精深加工蜕变之路,实现了乌珠穆沁羊肉"从牧场到游轮"的蜕变。
2016年,杨晓忠因为爱人从江苏来到西乌珠穆沁旗,在该旗乌兰哈拉嘎苏木巴彦柴达木嘎查成立了伊特格勒合作社,创立了“乌吉木”品牌,开启了畜产品精深加工创业之路。品牌成立之初,他们就定下了十分明确的市场定位——面向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家庭消费群体,提供高品质的羊肉小包装产品。

西乌珠穆沁草原上自由觅食的羊群。(资料图)
然而,创业初期的道路并不平坦,他们不得不将养殖的乌珠穆沁羊委托给当地一家传统屠宰企业进行加工。但是,这种代工模式很快暴露出问题:传统屠宰企业的生产标准无法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产品品质难以保证,更无法实现品牌差异化。
转机出现在2020年。在西乌珠穆沁旗政府支持下,杨晓忠决定成立内蒙古丰景满源牧业有限公司,并建立了自主的加工车间。这一关键决策使企业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理念和标准进行生产。从羊源挑选、清洗、排酸、分割到肥瘦规格,丰景满源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企业标准。企业还与巴彦呼舒苏木柴达木嘎查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收购当地牧民的乌珠穆沁羊,既保证了原料品质,又带动了牧民增收。升级后的“乌吉木”产品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企业迎来又一个重要发展节点——入驻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绿色畜产品产业园。在这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内,丰景满源公司建成了恒温、无菌的标准化加工车间,生产环境和设备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将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贯穿于从牧场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
在生产环节,企业引入了现代化的加工工艺和管理体系。在绿色畜产品产业园的恒温、无菌加工车间内,羊肉要经过清洗、排酸、剔骨、分割、包装等多道工序,转化为28款精致的羊肉制品,分为炖煮、煎烤、涮锅三大品类,最大化挖掘每只乌珠穆沁羊的价值。
通过引进先进的“贴体包装”技术,透明的包装膜完美贴合在羊排上,肉质纹理清晰可见。“就像给羊肉穿上了订制礼服!”杨晓忠笑着说。这款会“呼吸”的包装,让羊肉保质期从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既延长了保质期,又提升了产品档次。这种包装方式特别适合高端零售渠道,彻底打开了远方市场的大门,为产品进入盒马鲜生等精品超市扫清了障碍。
“经过精深加工,每只乌珠穆沁羊的附加值可提升500元-800元。”杨晓忠表示。

“乌吉木”羊肉产品。(资料图)
丰景满源牧业通过提供定制化产品和专业服务,产品最终进入了国家部委食堂,这一做法不仅带来了稳定的订单,更成为了品牌信誉的有力背书。2021年7月,丰景满源牧业迎来了渠道拓展的关键转折点——通过几轮严格审核,开始为盒马鲜生供应乌珠穆沁羊肉。“当年9月初上架盒马鲜生,至年底销售额达到400万元,相当于卖了1万多只羊。"杨晓忠回忆。
打开盒马销售渠道,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更重要的是极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通过盒马鲜生在全国的门店网络,"乌吉木"羊肉迅速覆盖了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的精英消费群体,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渠道拓展的最新成就是“乌吉木”羊肉产品登上地中海MSC邮轮,这标志着“乌吉木”品牌正式进入国际高端餐饮市场。邮轮餐饮对食材的要求极为苛刻,需要同时满足品质、安全和供应稳定等多重要求。能够成为邮轮供应商,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极高认可,也为企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通过邮轮这一特殊渠道,来自锡林郭勒草原的乌珠穆沁羊肉得以展示在全球游客面前,成为传播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内蒙古新闻网·草原云记者:巴依斯古楞 西乌珠穆沁旗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