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鄂托克前旗:红色资源赋能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是国家革命老区名录里的一类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厚重。在这里,每一段峡谷、每一片山林、每一条溪流,都似乎在低唱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雄赞歌。

  目前,全旗境内现存中共中央派出机构旧(遗)址群、革命历史旧(遗)址群、重点纪念设施等红色史迹53处,先后建成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王震井纪念园、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等红色遗迹。

  此外,鄂托克前旗还打造了由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和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6个红色纪念馆组成的鄂托克前旗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同时编撰了《红色足迹》等一批红色书籍,成为全区唯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地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7月1日,在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工委旧址和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记者重温了各族儿女高举革命火种在蒙陕宁边区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故事:20世纪30年代,西征红军进驻鄂托克前旗草原,成立了三段地工委,开辟了党在内蒙古的革命根据地。党的民族政策在这里得到了发展,一批批心系抗日救国的各族儿女纷纷加入蒙汉骑兵游击队,在统一战线、团结抗战的革命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每年都会有很多来自省内外的学员们来这里进行红色研学,我们作为现场教学老师,就是要把鄂托克前旗的党史故事讲细讲深,让更多的学员们了解鄂托克前旗的红色历史。”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负责现场讲解的老师说道。

  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作为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区”的重要平台,逐步探索出一条规范化、特色化的干部教育培训路径。2019年,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入选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同时被命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和“中央民族大学城川学院”,成为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和鲜明的红色名片。

  建院以来,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共举办各级各类党性教育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党员干部5万多人。各现场教学点充分发挥党性育人作用,各类参观学习人员累计突破100万人次,学员遍布全国29个省区市。

  “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来到城川红色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重温党的历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训学员王智伟说。

  “从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区开始,鄂托克前旗就着力将红色研学与全域化红色产业进行融合,通过建成的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苏坝海子‘一锅饭’等红色研学点,带动大沟湾村等周边村社200多户农牧民办起了农家乐,促进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构建起研学+旅游+商贸+康养的红色全产业链,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魅力。”鄂托克前旗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

  鄂托克前旗城川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还是全区旅游网红打卡地和全区十大红色经典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正在成为彰显鄂托克前旗形象的新名片、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毛锴彦)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