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实力破圈!“中国奶罐”的地位,内蒙古为啥这么稳?

  日前,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昆明圆满落幕。活动现场,内蒙古展台以“乳香飘飘,香飘南博”为主题惊艳四方,12家乳企揽获“最具人气展台”,现场销售130万元、贸易订单563万元、意向合作770万元的亮眼成绩,彰显了“中国奶罐”的硬核实力。 

  北纬40°-47°的黄金奶源带,是大自然赋予内蒙古的乳业密码。广袤草原、丰沛日照与优质牧草,构建起奶牛生长的天然优渥环境。苜蓿、青贮玉米与燕麦,打造出“牧场周边有草场”的生态智慧新场景。如今,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的交融,让奶皮子的醇厚、奶酪的创新、酸奶的多元口感,更加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注脚。

  “世界乳业看中国,中国乳业看内蒙古”,这句行业共识背后,是科技赋能的全产业链变革。从打破种源“卡脖子” 的赛科星项目,到实现“SPA 级”看护的智慧牧场,再到每秒灌装11包牛奶的伊利智慧健康谷,科技创新贯穿育种、养殖、生产各环节。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科研攻坚,让乳铁蛋白保留率跃升、国产益生菌突围、乳脂肪深加工突破,全链数字化实现质量安全全程可溯,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更重塑了中国乳业的国际话语权。

  政策的精准护航,为内蒙古奶业构筑起振兴的“北疆长城”。从“奶七条”到“奶33条”,再到2025年九大举措,补贴、贴息、保险等政策直击产业成本与风险痛点。14亿元纾困资金、全 “链长制” 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金融支持与民生工程并行,让奶业发展红利惠及多方。政策的持续加码与优化,为内蒙古奶业的稳健前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下的内蒙古奶业,正以“绿色奶罐”姿态重塑全球乳业格局。两大千亿级乳企跻身全球十强,上下游企业集聚成链,南博会的订单只是其国际化征程的缩影。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生态与产业共赢,多元供给满足全龄市场需求,文化输出赋予产品更深层内涵。内蒙古奶业从草原牧场到国际市场的跨越,是自然禀赋与人类智慧的完美协奏,是传统文明与现代工业的深度交融,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奶业振兴领域的生动实践。当乳香飘向世界,它承载的不仅是一杯好奶的品质,更是中国奶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与无限可能。  李宝乐)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