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赤峰

巴林右旗:特色驴产业拓宽致富路

  近年来,巴林右旗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抓发展,科学规划谋布局,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驴产业,探索出一条前景广阔的绿色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巴彦塔拉苏木巴兰诺尔嘎查牧民通拉嘎家的养驴场,一头头毛色乌亮、体态矫健的毛驴正在圈舍旁等待喂食,通拉嘎忙着清理圈舍,以便给毛驴“加餐”。因草牧场资源紧张,通拉嘎积极响应政策,转变发展思路,将养殖重心转向适合圈养的驴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

  据通拉嘎介绍,她家共饲养26头毛驴,其中母驴20头,每年产奶期为6个月左右,每天可产鲜驴奶20余斤,每斤售价高达50元,来自北京、西安、呼和浩特等地的客户经常打电话预定,供不应求,她也因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驴专家”。

  “我们夫妻俩2009年开始养殖毛驴,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效益不太乐观,但通过坚持钻研科学养殖技术,现在的效益已经相当可观了,年收入可达45万元。由于早年就开始优化养殖结构,并未受到近年来牛羊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实现了家门口创业增收的梦想,日子越过越红火。”通拉嘎说。

  与此同时,在乌兰海嘎查牧民阿拉坦其木格的棚舍里,一头头毛驴膘肥体壮,悠然地吃着营养饲料。据阿拉坦其木格介绍,当初为了能够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增收致富之路,他不断外出观察、学习和实践,于2022年走上了毛驴养殖的道路。

  “今年是售卖鲜驴奶的第4个年头。与牛奶、羊奶相比,驴奶营养更加丰富,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我的驴群从一开始的几头已经发展到20余头,现在产奶母驴10余头,每年光出售鲜驴奶一项收入就达到近20万元。”阿拉坦其木格说。

  近年来,巴林右旗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支撑+资金扶持+技术辅导”,为特色养殖业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巧妙利用种养结合模式,将牲畜粪便还田增肥,把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实现农作物种植与特色养殖有机融合,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美、效益好、后劲足的绿色致富新路。

  截至目前,全旗现有养殖户21086户,养牛、羊、驴等各种牲畜265万余头(只)。 (于红璇  李荣耀)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