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居民在“邻里学堂”学习。
“这周的手工课程,我会带领大家学习用扭扭棒制作各种手工艺品。今天咱们学习做郁金香。”近日,在海勃湾区海北街道黄河社区,课程老师杨帆正在为社区居民上课。
今年5月起,黄河社区便开始筹划此次“邻里学堂”课程。“我们在开课前首先走访居民,了解他们的诉求,发现很多人希望课堂内容能够丰富日常生活,也有居民提出希望有职业技能培训。”黄河社区工作人员刘云洁说。
根据居民诉求,黄河社区整合辖区资源,与我市部分公益课堂、辖区内的“能工巧匠”、社区网格员等对接沟通,开设手工制作、剪纸、乐器演奏、舞蹈、美甲等多门课程,且课程还在不断增加。自6月中旬逐步开课,每项课程至少开设10节,让居民能够真正学到技能。
居民韩峡参加了扭扭棒、黏土制作、剪纸、非洲鼓等课程。她说:“这个扭扭棒的课程一节就能学一种制作方式,我现在已经学会了制作玫瑰花、郁金香等好几种技艺。每天待在家里也就是看看电视、刷刷手机,来这里又能学东西还能交友。这些手工类的课程学好了,还可以制作成品售卖,增加收入。社区安排的课程真是太符合我们的心意了。”
居民王宏英参加了剪纸、手工制作、乐器等课程,她的体验感也特别好。“这里的老师都特别亲切,课程也是纯公益性的,对我们居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报名了好多课程,希望借这个机会充实自己的生活。”王宏英说。
此次手工制作课程的老师杨帆,也是社区网格员,她开设了扭扭棒、钩针编织、黏土制作等课程,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服务社区居民。“我本身喜欢手工制作,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能够用自己的爱好服务居民我非常高兴,所以开设了几门手工制作课程,希望居民们学习技能、丰富生活。看到课程得到居民的好评,我也特别高兴。”杨帆说。
此次剪纸课程的老师是乌海市剪纸非遗传承人,79岁的王性勤,她同时也是黄河社区居民。“我现在上了岁数,很多活动能推就推了,但是社区是我家,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愿意。所以社区找到我开设课程,我立即答应下来,希望课程能够给这些‘家人们’的生活增添趣味。”王性勤说。
服务导向,点亮百姓“微幸福”。黄河社区服务融合、资源融合,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辖区居民提供无偿的学习机会,帮助居民解决就业需求的同时,丰富了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我们将持续开展各类活动,实现‘陌邻’到‘睦邻’,‘旁观’到‘主理’,让社区成为更有温度、更具活力、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园。”刘云洁说。(张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