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中国·内蒙古记忆 | 照片里的笑容找到了主人

  “这是著名马头琴演奏家达日玛!”一声低呼脱口而出,带着惊喜和亲切。7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近20名队员走进呼和浩特市美术馆,观看“中国·内蒙古记忆”纪实图片展。

  展厅内,一幅拍摄于1972年的《南国与北疆 联手谱乐章》老照片,吸引了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舞蹈部部长晓雷的目光,他一眼就认出照片里有一位是著名马头琴演奏家达日玛。他一边指给记者看,一边从手机里搜索达日玛年轻时的照片,“看,跟手机上这张照片一模一样。”年轻的队员也围了过来,对着老照片里的人物细细端详。

  晓雷认出老照片里的马头琴演奏家达日玛。

  1972年,广东省歌舞团作曲家高士衡来内蒙古体验生活,与乌兰牧骑队员一起作曲,内蒙古日报社记者魏殿林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1972年,高士衡(左)与达日玛(右)一起作曲。

 

   老照片的AI视频。

  “展出前,这幅老照片一直让人牵挂,我们打听到了高士衡老师的消息,但另外两位乌兰牧骑队员一直没认出来。”记者跟晓雷交流。“很高兴在老照片里遇到老前辈,达日玛创作了很多马头琴曲,《遥远杜伊》《欢乐的牧人》至今被传颂,他还将名曲《祝福》《二泉映月》改编成马头琴独奏曲,他的马头琴独奏在演出中很受欢迎。”晓雷回忆道。“老照片不仅是对往昔的深情回眸,更是乌兰牧骑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课堂。”晓雷跟年轻队员感慨万分。

  “中国·内蒙古记忆”纪实图片展自6月28日开展以来,不少观众从老照片中认出了熟悉的面孔,这些惊喜的瞬间和温情时刻,让老照片不再是静默的历史定格,跨越时空的连接感打动了无数人。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艳

  摄影:郭成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