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百件珍稀报刊 见证北疆变迁”成为包头艺术博览会焦点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儒冰 实习生 田静怡)7月11日,2025年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盛大开幕,其中由内蒙古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策划的“百件珍稀报刊 见证北疆变迁”专题展览成为焦点,吸引众多鹿城市民驻足观看。展览通过泛黄的报纸、珍贵的版面,生动再现了内蒙古乃至新中国发展的峥嵘岁月,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走进展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日报》号外,到记录包头钢铁基地建设的《内蒙古日报》特刊,再到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历史节点的报刊原件,百余件展品以时间为轴,串联起北疆大地从贫瘠走向繁荣的壮阔历程。在一份1960年报道“包钢出铁”的《包头日报》前,市民们久久凝视,感叹先辈们“手抬肩扛”的奋斗精神;而2000年后反映草原生态恢复、牧民生活变迁的图文报道,则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时代的进步。

  “那个年代太不容易,我们要珍惜当下。”90后市民小张在参观时激动地说,“老一辈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建设边疆,如今的我们享受着发展成果,更要感恩这个时代。”许多年轻观众表示,展览让他们直观体会到国家发展的艰辛与辉煌,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了更深理解。现场还有家长带着孩子边看边讲解,将展览变成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内蒙古报业协会集报分会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的报刊均来自会员多年珍藏,部分为存世稀少的孤品。通过挖掘报刊背后的故事,展览不仅展现新闻媒体的历史价值,更以“小报纸”折射“大时代”,激发公众对北疆文化的认同与自豪。该展览将持续至博览会闭幕,后续还将走进社区、学校巡展。

mmexport1752225930708.jpg

  展览入口

mmexport1752225925414.jpg

  记录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典礼大会的《内蒙古日报》特刊

编辑:郝小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