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热点评说

作为情绪出口,这个按钮藏着城市温度

  当城市与个体都能温柔对待情绪时,生活的褶皱终将被熨平,前行的脚步也会愈发坚定

  湖南长沙地铁站里有个“情绪转换站”,一名保洁工人连续点击“长沙心情日记墙”的“不开心”按钮,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有不少网友评论,“好可爱的阿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一幕,因真实与质朴而直击人心,让人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读懂了对情绪出口的渴望。

  作为劳动者中的一员,保洁工人为城市带来整洁与美好,平日里有些疲惫和委屈,或许都藏在心里。点击“情绪转换站”的按钮,让她的情绪找到了出口。

  在“长沙心情日记墙”上,情绪表达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提着医院检验结果的市民,抬手拍打“不开心”按钮;来长沙旅游的游客,兴奋地拍着“超开心”按钮……不同身份、不同心情的人们,因一面墙、几个按钮产生交集,共同构成了城市情绪的多元图景。

  “情绪转换站”的存在,彰显着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它打破了传统公共空间的功能局限,让地铁不再仅是普通的通行场所,还是承载人们喜怒哀乐的心灵驿站,每个普通人都能将情绪释放。它传递的信号是:无论你是谁,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是喜悦还是悲伤,你的情绪都值得被看见、被记录、被接纳。这种关怀,让城市成为充满人情味的家园。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关注自身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会压抑情绪,觉得负面情绪是脆弱的表现,羞于表达、习惯回避。但生活本就充满酸甜苦辣,乐观并非永远保持快乐,而是能够接纳和处理不同的情绪,在正视问题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情绪转换站”中的这面“长沙心情日记墙”,是城市与市民的无声对话。它也提醒城市管理者,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上应更多融入情感关怀,让人们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找到情绪释放的角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会正视情绪,主动进行情绪管理、寻找情绪出口、及时释放压力,才能在生活的起伏中以更轻松的姿态去迎接挑战。

  当城市与个体都能温柔对待情绪时,生活的褶皱终将被熨平,前行的脚步也会愈发坚定。 (陆凡冰)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