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平安北疆】精准监督 靶向整治 公益诉讼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经检查,问题整改率达100%。部分学校还建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制度,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也形成了‘行政监管+检察监督+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让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更加透明、科学、有效。”近日,通辽市科左中旗人民检察院对涉案学校及校外托管机构开展“回头看”时,该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常毛毛说。

  这是全区检察机关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初,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部署了“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全区检察机关聚焦养老院、学校食堂、校外托管机构、社区食堂、月子中心等特定场所,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精准监督守护“一老一小”等群体的饮食安全。

  为提升办案质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成立3个督导组,深入全区12个盟市进行实地督导,重点解决养老餐厅、“小饭桌”等特定场所餐饮安全案件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有力促进案件办理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聚焦重点,靶向整治。全区检察机关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检查,对养老服务场所食品监管不放松,对月子中心、社区食堂等场所食品监管全覆盖;充分发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作用,创新监管机制,汇聚多方合力,构建共治格局。如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检察院组建“食药安全公益诉讼观察员”队伍,吸纳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消费者代表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并开发“食药安全随手拍”小程序,鼓励群众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积极举报,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共建共治。

  同时,全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通过公开听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增强了检察监督的公信力,更有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辐射效果。全区各基层检察院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农牧局等单位,就校园餐桌、私屠滥宰、食品检测、流动摊贩等食品安全深层次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梳理本地问题症结,凝聚监管合力。

  办案中,全区检察机关还借助大数据力量,赋能智慧监督。如土默特右旗人民检察院结合办案实践,自主研发了“督促整治特定场所无证销售食品监管职责”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针对长者食堂、托管机构等场所“留样不规范”问题,通过“智慧监督”,加快办案速度,提升办案质效。目前,全区已有26个基层检察院应用大数据模型办理食药安全案件。

  深耕细管,守护安全。截至目前,全区检察机关共排查线索114件,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9件,制发检察建议58件。以法治力量推动解决了一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专项监督行动不仅有效解决了特定场所餐饮安全问题,更催生了“体检—整改—复查”联动机制、“小饭桌”白名单制度、“食药安全随手拍”等长效治理模式,为守护特定场所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佳丽)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