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火焰蓝”守护“石榴红” 共绘安全发展同心圆

  消防员深入校园普及消防安全常识。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消防安全宣传、隐患排查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通过进校园“播种安全”、进企业“排忧解难”、进社区“共筑同心”,架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在通辽市蒙古族学校,消防员为学生们解读消防安全常识、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答疑解惑等方式为学生讲解防火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成为校园消防安全“宣传员”,不仅提升了应急能力,而且增强了社会融入感。

  “大队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以知识共享搭建民族沟通桥梁,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通辽市消防救援支队青龙山街特勤站副站长王爽说。

  当消防安全的“责任线”与民族团结的“情感线”交织,会迸发怎样的治理能量,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创新探索“安全+团结”双融双促模式,以深入企业检查安全隐患为契机,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安全发展全过程,既拧紧企业“安全阀”,又架起民族“连心桥”,为促进民族团结注入“蓝色动能”。

  民族团结聚合力,消防安全筑屏障,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共学、共居、共事、共乐”的民族团结理念,通过创新推出思想引领、文化交流、民生福祉、强化治理四项举措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火焰蓝”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消防力量。

  “下一步,大队在思想引领上,吸纳各民族优秀人才充实消防队伍。民生福祉方面,依托‘北疆蓝焰’志愿服务队,为各族群众上门排查隐患。强化治理方面,深化防消联勤模式,在协同作战中深化民族团结情谊。”王爽说。

  (李奕颖)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