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巴彦浩特绿意盎然。
从大型生态公园到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从提升道路绿化品质到精细化绿地养护……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阿拉善盟将“绿色”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要素,大力实施“增绿提质”行动,着力打造普惠全民的生态宜居家园。截至目前,全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2.35%,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在巴彦浩特东环路沿线,新栽植的乔木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灌木与花卉点缀其间,形成一条生机盎然的生态廊道。在长城小区B区口袋公园,云杉、山桃等植被郁郁葱葱,传声筒、陀螺、沙坑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吸引了不少孩子玩耍,老人们在林荫下聊天,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全面梳理城区绿地,重点整改缺株断档、土地裸露问题,科学补植乔灌木5000余株、绿篱花卉约8000平方米。居民赵玉慧说:“以前巴彦浩特好多地方都是空地,现在全都绿化并建成了公园,有树有花有草地,还有小孩玩的地方,特别舒服。”
占地6000亩的营盘山生态公园,集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生态涵养等功能于一体,与山脚下的巴音湖山水相依,共同构成城市中心的“绿肺”和核心生态景观。记者在这里看到,园林工人正根据植物特性,精心修剪枯枝、病虫枝,为绿篱和草坪整形。精细化的养护措施,不仅保障了植物的健康生长,更塑造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优美景观。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在城市更新中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实施“增绿提质”行动,通过新建、改造公园绿地,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提升道路绿化品质,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复合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阿拉善左旗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南定告诉记者:“我们将持续加强绿地精细化养护监管,通过优化灌溉施肥方案、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修剪造型标准等举措,提升绿地景观品质。同时继续推动‘口袋公园’、街角绿地等小微空间提质增效,为群众营造树绿、花红、景美的城市环境。”
(杨学荣 李昕冉 那日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