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海雪原深处,牙克石市气象局自1956年始,便以“及时、准确、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精密监测风云变幻,深情服务林城百姓。作为守护一方天象、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科技型部门,该局以“党建引领、业务精进、服务创优”为核心路径,于2011年成功晋级“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成为北疆气象领域文明创建的闪亮名片。
思想领航
筑牢气象文明“定盘星”
牙克石市气象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气象现代化发展血脉,构建“党建+文明”同频共振新格局。
组织强基:自获评自治区文明单位以来,将深化文明创建纳入全局战略,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路线图,形成“党组统领、科室联动、全员共创”的高效机制。

载体创新:依托党员活动室、学习讲堂等阵地,年均开展理论学习、主题宣讲等活动数十场,确保核心精神入脑入心,凝聚思想共识。




榜样引路:在长期坚守中,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技术精湛的气象人。通过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工匠精神,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在“林都”树立起气象人“风雨守望者”的先锋形象。


业务精进
锻造科技服务“硬实力”
将“一流技术、一流人才”的文明内核深度融入核心业务,以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
基础固本:持续优化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报预警等核心业务体系。通过强化管理制度化、测报队伍专业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决策支撑科学化,确保数据精准、预报及时、服务高效。近年来,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显著增加。

人才强基: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的理念。通过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干部职工队伍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形成了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专业化队伍。



科技赋能:稳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升级观测设备,优化预报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科学指挥,有效服务抗旱防雹、生态保护;在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精准发力,为农业、林业、交通等提供定制化保障。

服务暖心
架起惠民连心“彩虹桥”
将“服务社会”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气象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防灾减灾前哨:作为防灾减灾的“消息树”和“发令枪”,不断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确保信息第一时间直达政府决策层和基层公众。近年来,在应对多次暴雨、暴雪、寒潮、森林防火关键期等重大天气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服务触角延伸:大力推动“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为政府决策、重大活动提供精细化气象保障;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加强防雷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科普润物无声:打造气象科普品牌,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节点,开放气象台站,举办科普讲座,利用新媒体平台普及气象知识,让气象科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聚力
涵养和谐奋进“精气神”
以“一流台站、一流人才”为目标,营造温馨家园,厚植文明沃土。
阵地育心:建设集文化长廊、职工书屋、荣誉墙于一体的文化阵地。利用局内网站、宣传栏等平台,讲好气象故事,传播文明理念。
关爱暖心:积极改善台站工作生活环境,完善职工小家设施。落实“四季送关怀”等暖心举措,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以局为家、和谐奋进”的浓厚氛围。
风尚润心: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文体活动,倡导绿色办公、勤俭节约,积极争创节约型机关、文明科室。让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滋养干部职工心灵,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良好风尚。
阳光局务:深化局务公开,规范公开内容与形式,突出决策、财务等重点领域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促进廉洁高效,以公开促公平、以透明赢信任。
荣誉积淀
续写气象为民“新篇章”
十余载文明创建路,硕果盈枝:2011年成功晋级“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标志着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显著提升。

核心业务指标稳步提升,服务效益获得地方政府和公众广泛认可。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形成老中青结合、专业结构合理的梯队。



从1956年的初创到自治区文明单位的荣光,牙克石市气象局以“风云有信,服务无限”的执着,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一次精准的预报里,每一次及时的预警中,每一次贴心的服务上。展望未来,牙克石气象人将继续以精密监测为笔,以精准预报为墨,在林都牙克石的广袤天地间,奋力书写守护万家安康、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