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精度,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基层治理的温度,映在商户居民舒展的眉头上。乌海市平安社区推行的“邻铺长”创新实践,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范本。
党建引领是治理的“定盘星”。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商铺之间,通过构建“网格党小组+网格长+邻铺长”的组织架构,让治理有了主心骨。这种党建嵌入治理的模式,打破了行政与自治的壁垒,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商户需求,让治理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多元协同是治理的“活水源”。从“商铺工作日”的上门服务,到“融议平安”的协商平台,再到“红黄蓝三事分流”的精准施策,本质上是让商户从“旁观者”变为“局内人”,让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群众力量从“各管一段”变为“握指成拳”。这种“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智慧,让治理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多方合力的交响。
长效激励是治理的“续航器”。“商户合伙人”模式与“积分兑换制”的结合,找准了激发自治活力的支点。将参与治理的热情量化为可触摸的激励,用“服务—积分—回馈”的良性循环,唤醒商户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共建”的转变。这种内生动力的激活,让治理不再是短期突击,而是成为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基层治理的生命力,在于与群众同呼吸。“邻铺长”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了多少管网堵塞、路面塌陷的具体问题,更在于探索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群众做主”的路径。当治理者俯身倾听,当被治理者抬头参与,基层这张治理网定会越织越密、越织越暖,让每个角落都充满平安与生机。 (刘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