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伦贝尔

来看~莫尔格勒河畔的文旅新生密码

 

  当莫尔格勒河畔的晚霞将至,数百匹蒙古马踏碎“天下第一曲水”的倒影,马蹄声与长调共鸣,拉开了朵兰九曲云栖度假区《万骏牧歌·草原脉动》实景演出的序幕。

  演出中,蒙古族姑娘的舞蹈与长调交织,指尖轻转的腕花仿佛勾勒出草原的轮廓。随后的《草原史诗·万马奔腾》演出更为震撼——马群汹涌澎湃地倾泻而下,与无人机群模拟的“狼群” 在广袤的天地间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大戏,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草原画卷。

  惊叹于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之余,更令人动容的是幕后故事:参与演出的几名骑手都是当地牧民。“以前靠放牧看天吃饭,现在有了驯马演出,一年多赚几万块!”牧民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三变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我们预计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个,间接带动民宿、餐饮等产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同时,丰富莫尔格勒河景区业态,致力于打造中国草原文旅度假的新典范,让客人停得下、留得住、玩得好,持续擦亮‘呼伦贝尔大草原’金字招牌。”朵兰九曲云栖度假区主理人李帅介绍。

  好的项目不仅让牧民的腰包鼓起来,更要守住草原的生态红线。度假区运用 “抗践踏草籽搭配马粪有机肥” 的科学组合,确保演出后草场植被迅速恢复生机,划定“演出禁区”与“放牧缓冲区”,通过轮演制度减少对草场的集中压力。“我们既要马群奔腾的壮阔,也要草长莺飞的生机。”李帅告诉记者。

  这场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的实景演出,用“无围栏剧场”的创新形式,让游客沉浸式触摸游牧文明的硬核魅力,更藏着牧区“三变改革”的生动实践——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让呼伦贝尔草原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牧民的“幸福靠山”。

  从牧民变身成员、演员,从草场变身剧场、资产,这场草原上的文旅创新,正是内蒙古“三变改革”与“文旅兴农”政策的生动注脚。当暮色降临,长调响起,马群向远方奔去,马蹄扬起的草屑里都带着英勇之气——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呼伦贝尔草原徐徐展开。徐璐 孟虹余 徐璐 包鹏巍 刘绍睿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