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增容+计量”双护航  高标准农田“电”力全开

  仲夏时节,连片的马铃薯一一垄垄、一簇簇,上演着紫色与白雪的视觉交响。察右后旗35千伏察汗淖变电站10千伏914农灌线路上的高标准农田里,泵站轰鸣声与蝉鸣交织。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后旗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以“增容+计量”双守护,将电力人的服务承诺刻进土地的年轮里 这是对“抗旱灌溉不停机、智慧农业不歇脚”的庄严应答。他们不说“辛苦”,只道“农时比烈日更急”。

  察右后旗35千伏察汗淖变电站主变增容后成功投运,为这片广袤的土地注入了强劲的电力动能。在原14300千伏安的基础上新增5000千伏安的强大容量,犹如一座坚实的电力堡垒,持续稳定地向四方输送充沛电能,彻底终结了10千伏914农灌线路上20000多亩农田、平均3000多千瓦负荷用电紧张的难题,末端电压也由原来的180——190千伏提高到了220——230千伏过去,每到农忙灌溉季,电力不足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让水泵“力不从心”,农田“嗷嗷待哺”,农户们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供电人无计可施、只能绕着走......如今,充足稳定的电流如同欢快的溪流,顺着条条银线涌入灌溉系统,水渠中水流欢腾,畅快地滋润着每一寸渴望甘霖的土地,让农田灌溉不再成为难题。

  老旧计量改造全部换成新系统的电能表显示电压电流值时,工作人员张春立突然笑了:“这数据里,藏着种粮大户家滴灌带的节奏,也有种菜户家温控大棚的火候呢。” 增容让用电“底气足”,计量让用电“明白账”——每一度电的流向,都连着农户的收成。农户路过时竖起的大拇指,是最生动的反馈:“以前怕电压不稳误了灌溉,现在变压器‘力气大’了,电表也透亮,咱种地更踏实!”

  从春播时的“电力体检”,到夏管期的“增容护航”,内蒙古电力集团乌兰察布后旗供电公司广大员工的足迹早已把“保电护农”烙成习惯。他们懂,变压器里涌动的不仅是电流,更是农民对丰收的渴望;计量表上跳动的不仅是数字,更是农户对日子的盼头。

  当暮色漫过田埂,新投运的变压器矗立“田间”,计量装置的微光里,仿佛已看见金黄的麦浪、翻滚的金蛋——这是电力与农田的默契,更是供电人写给乡村振兴的情书:以汗为墨,电润桑田,当麦浪与马铃薯在电流的滋养中生长,每寸沃野都在书写稳稳的幸福。

  (杜海峰)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