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库伦旗:资金活水润产业 乡村振兴添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产业发展,资金为要。在库伦旗,一笔笔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推动一个个惠民项目落地生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库伦镇西沟村设施农业交易市场建设现场,吊臂起落间钢梁精准对接,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外墙保温作业,一派繁忙景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多年的种植经验,西沟村已建成260多座蔬菜大棚,年产各类蔬菜超150吨。然而,过去由于缺乏专业交易场所,菜农们只能分散售卖,“卖菜难、卖价低”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镇积极争取700万元京蒙协作资金,启动设施农业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即将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8月中旬完工投入使用。”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李瑞山介绍,市场建成后,不仅能为菜农和收购商搭建便捷的产销对接平台,解决交易难题,还能通过冷链仓储延长蔬菜保鲜期,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市场的信息发布功能,可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这座交易市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市场将有效整合当地蔬菜产业资源,吸引更多采购商和企业入驻,带动冷链物流、包装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为西沟村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视线转向扣河子镇扣河子村,玉米压片加工厂项目的建设热度丝毫不减。工人们各司其职、干劲十足,有的蹲在钢架上焊接接口,有的合力校准构件位置。抬头望去,厂房钢结构框架已勾勒出清晰轮廓,在阳光下透着蓬勃的建设气息。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250万元,在扣河子村新建4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配套400平方米原料库房,引进一套日产50吨的蒸汽玉米压片设备——从玉米清理、调质到压片、冷却,全程自动化流水线作业,让当地玉米就地转化为饲料原料,有效提升附加值。“玉米压片厂今年5月中旬开工建设,6月起就分批次引进设备进场组装安装,目前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完工,预计7月末到8月初完成全部建设。”项目施工方负责人于海园介绍说。

  一个个产业项目的加速推进,背后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的有力支撑。2025年,库伦旗计划利用1.55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类、冷链物流类在内的17个优势产业项目,持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根基。

  (梅英 代琴 布仁)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