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人民群众的“心上事” 代表委员的“上心事”——内蒙古推进“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走深走实

  阿拉善高新区设立信访代办点,组织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加入信访代办员队伍,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呼伦贝尔市组织1984名党代表在所居住社区(行政村)担任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引导群众开展协商自治;

  兴安盟选派120名代表委员定点、定时、定责进驻12345热线平台。2024年6月以来,共认领包联疑难工单1822件,以电话督办、书面督办、会议督办、现场督办等方式办结846件……

  近日,记者在全区多地走访时,查阅了一份份代表委员服务群众记录,他们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的生动故事随之呈现。

  这背后,是自治区党委破解代表委员闭会期间履职难、联系群众渠道不畅等问题的决心与行动。

  一线阵地筑起党群“连心桥”

  2023年9月,自治区党委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领导小组,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增设代表委员处,从自治区层面将代表委员工作全面“统”起来。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我区接连捧回“中国改革2024年度特别案例”和“全国政务服务典型案例”两项国家级荣誉。

  变化,显而易见。

  仲夏,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党代表、二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梁艳又把村民代表召集到“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一场以是否重新硬化北营子村到二台子村主干道为议题的讨论热烈展开。

  乡村治理得好不好,村民们感受最深切。如今的二台子村,户户家庭和睦,邻里和善,村子和谐,村民们都说“生活在村里有福气”。

  “二台子村的福气,靠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亮出代表委员身份后,群众也敞开了心扉,把问题和困难直接交到我们手上。”梁艳感慨地说。

  时间回溯到2023年,兴和县率先将分设的“党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之家”进行整合,构建“两代表一委员之家”。二台子村也设置了“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代表委员的照片、联系方式和代表委员接待走访日在公告栏上“安了家”。不少代表委员说,虽然现在个人忙了,但代表委员当得很实在。

  一个村庄变化的背后,是自治区“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带来的温度。代表委员共建共用一个履职阵地,打破了以往三家各吹各号、单打独斗、分散管理的工作局面,实现协同履职。

  建好“小家”,服务大家。目前,全区已整合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阵地9318个,形成“两代表一委员”综合履职阵地4783个,20个旗县搭建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

  “我在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平台反映了村里路灯不亮的问题,人大代表帮忙协调,很快就有人来维修了。”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同联村村民杨改枝感慨地说,现在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问题就直达代表,处理速度超出预期。

  高效处置的背后,是五原县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平台从“群众指尖”到“代表履职”的闭环响应机制。

  “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平台整合了代表的个人专长、关注领域等信息,群众更清楚代表在做什么,提哪些意见能最快得到反馈。”五原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之家联络办主任董燕萍说。

  建言献策搭起民意“集散地”

  在我区,既有开放的社情民意“议事堂”,也有畅通的建言献策“快车道”。

  “真没想到,建议这么快就落了地!”7月8日,乌海市海南区政协委员高秀玲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从今年元旦开始,全市煤炭洗选行业终于能按一般行业标准参与电力交易了,生产用电均价一下子从0.87元/千瓦时降到了0.43元/千瓦时。算下来,企业生产一吨煤,光电费成本就能省下3元钱左右。这对我们这些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的委员来说,是莫大的认可和鼓舞。”

  曾经,高电价让乌海市众多煤炭洗选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剧。高秀玲的呼声很快通过海南区政协,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被送达乌海市政协,并同步抄送给了海南区委、区政府。

  改变的齿轮开始转动。时任乌海市海南区委书记和区长看到这份社情民意信息后,迅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并以党代表的身份,向自治区提出了《关于调整煤炭洗选企业电价的建议》。这份沉甸甸的建议,在同年10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明确批示。

  仅仅两个多月后,2024年12月20日,自治区能源局正式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做好2025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中长期交易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煤炭洗选行业电力用户按照一般行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新政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这项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惠及全市63户洗选企业。”海南区委副书记、区长白春雷介绍道。

  一条来自基层的建言何以能如此迅速地转化为惠企政策?

  回看办理轨迹,几个关键节点清晰可见:委员敏锐发现问题、政协渠道及时传递、党代表全力推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行动迅速有力。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代表委员处处长安平介绍,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我区建立了“代表委员建言直通车”机制,各级代表委员直接向省级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反映问题。

  截至目前,代表委员建言直通车共报送76期。一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惠及面广的高质量建议,不断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民声通达共绘治理“同心圆”

  6月13日,鄂尔多斯市“两代表一委员”走进12345热线开展“每月一题”履职活动。聚焦“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保险机构、代表委员联络服务管理部门和6名基层代表委员为群众诉求“把脉问诊”。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每月选取一个群众反映集中的高频热点诉求开展专题治理监督,通过“精准选题——集中议题——共同破题——群众评题”闭环工作模式,以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

  改变,就体现在对实时民意的精准掌握和有效处理上。2024年4月以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以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探索开展“两代表一委员”12345热线履职工作。

  各盟市闻令而动:一方面邀请代表委员分期分批走进12345热线,了解热线办理流程,主动接听群众来电,听取民声民意;另一方面筛选一批群众反映集中、涉及公共利益、可依法依规推动解决的疑难工单,由代表委员牵头领办督办,推动问题解决,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物业维修、消防通道隐患、社保缴纳……群众反映的问题纷繁多样,代表委员围绕社会管理、基层治理、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共性问题,拨打热线电话,为群众和企业发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他们既有“捅矛盾窝”的勇气,更需具备精准找到问题“神经中枢”的智慧。

  2024年4月至今,全区12万余名代表委员被纳入12345热线监督信息库,各级代表委员带头督办疑难工单4749件、解决3395件,有效解决了一批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和社会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加快从点上“开花”向面上“结果”转化。各盟市制定了《开通“两代表一委员”12345热线履职通道工作方案》,探索形成了代表委员拨打热线、接听热线、参与疑难工单办理、开展监督问效等相关履职机制。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代表委员成为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纾困解难服务员、民生实事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

  如今,“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工作正日益成为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化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载体,不断丰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蒙古实践”。(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宋爽)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