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乌审旗:暖心服务照亮就业路

  中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南丁社区的手工坊里,40余名妇女坐在缝纫机前,手中的针线在羊绒布料间灵活穿梭,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交织出一曲充满希望的劳动乐章。这个成立于2024年9月的“共富共享·共织”合作工坊,如今已成为当地妈妈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舞台”。

  “照顾家庭和实现就业难兼顾,这是许多妇女面临的难题。”南丁社区党支部书记干迪格介绍,为了帮助这些妇女找到就业出路,社区通过深入调研,精准对接需求,推出编织、手工艺等灵活就业培训课程,配套建设工坊场地、联系订单资源,让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通过劳动增收。

  为了让工坊顺利运转,社区积极与鄂尔多斯市羊绒衫东泉厂建立长期合作,承接半成品羊绒大衣订单。今年上半年以来,工坊完成500余件成品。“以前只能围着灶台转,现在每月能赚2000多元,还能和姐妹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心情愉快多了。”刚加入半年的张蓉言语间满是自豪。如今,工坊里的妇女们实现了经济独立,更在劳动中找到了自信和归属感,社区的凝聚力也随之提升。

  南丁社区工坊的成功实践,是乌审旗就业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乌审旗聚焦“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矛盾,打出“培训+见习+送岗”组合拳,全力打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技能培训方面,乌审旗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产业特色,开设化工技能、农牧产品加工等实用课程,推出保育员、家政服务、面点师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培训项目,2024年累计培训超1200人次,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乌审旗积极开展就业见习计划,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内蒙古师范大学俄语专业毕业生李雪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3月,她通过乌审旗人社局的就业见习岗位熟悉了办公流程,提升了综合能力,最终成功考上研究生。“这段经历让我对职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在面对未来时更有底气。”李雪感慨道。

  为了让就业服务更贴近群众,乌审旗每月举办“就业集市”,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创新推出“乌审旗灵活就业平台”微信小程序,劳动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浏览到海量岗位信息,实现“码上就业”。

  乌审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何淼说:“我们将持续深化‘职达暖城·就在乌审’服务品牌,通过技能提升、岗位开发和数字赋能三管齐下,重点帮扶妇女、青年等群体实现稳定就业。”

  夕阳西下,手工坊里的妇女们仍在专注地忙碌着,一件件羊绒大衣在她们的手中逐渐成型,针脚细密整齐,就像她们用勤劳编织出的新生活,在这里,“增收”与“顾家”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王枫 苗佳乐)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