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旗县融媒

四子王旗:“看禾选种”平台成为农业生产的“良种宝库”

  7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前古营行政村小土格木自然村的乌兰察布市自治区级区域性“看禾选种”平台。

  

  远远望去,一片绿色盎然的画卷徐徐展开,长势旺盛的马铃薯苗静谧地隐藏在画卷里,得雨露滋养、受日光爱抚、着一身鲜绿、戴几朵小花;微风拂过,麦浪翻滚,阳光洒落麦田,每一株麦苗,都闪耀着生命的光芒;棵棵高耸的玉米整齐排列,植株挺拔如士兵列阵,玉米叶在夏日微风中沙沙作响,叶片舒展间尽显生命活力,谱写着一曲曲成长诗篇……

  

图为乌兰察布市自治区级区域性“看禾选种”平台 

  

  “目前,马铃薯的部分品种已经进入花期,到7月底大部分品种就进入盛花期了。马铃薯开花阶段,一定要保证水肥跟得上。”乌兰察布市农牧局种业工作站高级农艺师王碧春对随行的内蒙古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讲道。

  

  “马铃薯的不同类型在品种、用途、生长阶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从它的茎色、花色、花青苷都会有所体现。”市农牧局种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李海青对刚参加工作的张超颖说。

  

图为市农牧局种业工作站王碧春(中)李海青(右)与田文锋(左)详细察看马铃薯长势情况

  

  据了解,2025年四子王旗共承担“看禾选种”建设任务222亩,包括马铃薯、玉米、小麦三类农作物共67个优良新品种,其中马铃薯23个、玉米26个、小麦18个。通过构建多作物、多平台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实现土地、设备等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大幅度提升整体效益;细分作物类别,设立分类展示专区与微型展示区,让不同品种特性一目了然,帮助农户更精准地对比筛选,提升选种科学性;进一步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深化良种良法配套,推动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节水省肥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率;实施“高垄滴灌”方式,切实起到提温、防涝、增加积温面积。

  

图为市农牧局种业工作站王碧春(中)李海青(右)张超颖(左)详细察看马铃薯长势情况

  

  “我们公司今年采取0.8升/小时的滴灌方式,相较于之前1.38升/小时的滴灌方式,可以达到平均每亩节水80~120吨。今年,公司在小土格木自然村的‘看禾选种’基地和马铃薯种薯生产田共种植980亩马铃薯,可节水约8~12万吨。”内蒙古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文锋介绍道。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看禾选种、看禾推种”是加快高产、优质、绿色、专用品种的推广运用,早已成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我们鑫雨公司承接‘看禾选种’,感到非常荣幸。尤其我们是搞种业的一个企业,也真心想为广大老百姓筛选出一些优良品种。”内蒙古古鑫雨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文锋说,“我们收集了全国多家种业公司的优良品种在这里进行一个对比,我们更会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品种,用同样的管理办法、同样的施肥条件,然后评比出最适合我们四子王旗乃至我们整个内蒙古地区的老百姓使用的一些良种。”

  

图为乌兰察布市自治区级区域性“看禾选种”平台的麦田 

  

  市农牧局种业工作站高级农艺师王碧春讲道:“我们这个马铃薯地是5月中旬种完的,目前各个作物长势都比较好,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在收获前,我们要组织专家对各个品种进行鉴定,从产量、田间性状、综合评价等方面,选出3到4个表现比较突出的品种,明年进行大面积的示范,为下一步给农民推出好种、良种、优种奠定基础。预计在成熟的时候,我们会组织专家或者是负责技术的工作人员对这67个品种逐个进行测产,确保客观、科学、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品种,切实给农民推出良种。”

  

图为乌兰察布市自治区级区域性“看禾选种”平台的马铃薯田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近年来,四子王旗深入实施“种业振兴”,着力提升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创新、良种供给、依法治理等能力,切实推动全旗种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子王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刘志慧表示:“截至目前,全旗共有马铃薯制(繁)种企业2家,拥有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已登记马铃薯品种18个,年供马铃薯种子共8万吨,销往新疆、辽宁、陕西、甘肃、吉林、广西、内蒙古等地。”

编辑:董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