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呼和浩特启幕。通辽市以“情醉北疆 悦来通辽”为主题,组织21家企业携四大特色板块参展,通过科技赋能、匠心传承、原味通辽、文创赋能的多元方式,将草原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当代活力融入展馆,让“通辽好物”在文博盛会中绽放独特魅力。

(游客参与集章打卡)
通辽展区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麦饭石茶具温润雅致,皮雕手工艺品精巧,通辽味道展示区则摆满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走进非遗展示区,扎鲁特版画传承人现场演示拓印技艺,生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韵味与蒙古族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承载着科尔沁文化的元素经创新设计,变身精致的文创周边,搭配有趣的印章打卡环节,以更鲜活的姿态铺展开来,引得往来游客纷纷驻足,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些独特的文化印记。

(游客挑选心仪的产品)
“我今年带来的产品比去年丰富,现场发现大家对我们通辽的麦饭石特别喜欢,也感受到客户对通辽麦饭石健康产品的需求。现场已经卖了很多,希望通过文博会让更多人用上通辽的健康好产品。”通辽参展商王晓红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好物的自信。

(游客拍照打卡)
数字互动区是通辽展区的一大亮点。裸眼3D技术让西辽河文物“玉壶春瓶”突破平面限制,观众可360度全方位欣赏,感受文物釉色流转的细腻。打开秘境之门,AI数字导游依托科尔沁风景大道数据库,生成个性化旅游路线,带观众沉浸式体验草原那达慕的狂欢与敖包相会的浪漫,不少观众在此久久停留,乐在其中。“从河南过来,感觉通辽展区设计很有新意。特色手工艺品精致独特,以前没见过。数字化设计也很巧妙,让我对通辽文化有了不少了解,很不错。”游客李朋飞的感受,道出了许多参观者的心声。

(游客挑选心仪的产品)
从舌尖的草原鲜香到指尖的匠心触感,从眼观的文化巧思到互动的科技新奇,通辽展区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科尔沁草原的独特韵味。这场以“文化+科技+消费”为特色的展示,让北疆文化的厚重底蕴与时代活力在文博会上交融激荡,更让带着草原温度的“通辽故事”,随往来人流传向更广阔的天地。(常宏亮 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