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引导和鼓励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肉鹅养殖,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肉鹅产业生态,让“大白鹅”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凤凰”。
日前,汉古尔河镇朝阳村养殖户王军志今年的第一批肉鹅迎来出栏时刻。工作人员们分工协作,撵鹅、抓鹅、装笼,动作麻利娴熟,满载着肥硕肉鹅的大型运输车很快整装待发。王军志家的肉鹅均由当地的裕丰昌鹅业提供鹅雏,并在养殖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经过近三个月的精心照料,如今迎来收获。回忆起养殖过程,王军志算起了收益账:4月26日抓的20400只鹅雏,最终成活18000多只,出栏率达到90%;每只均重约8斤半,按5.7元一斤的市场价格出售,预计销售收入达80余万元。王军志还计划卖完这批后,再引进15000只左右的鹅雏继续养殖。

肉鹅出栏,工作人员装笼。摄影 郑明
胜利村的李忠君家,同样洋溢着忙碌又喜悦的气息。李忠君正忙着给肉鹅添饲料,看着满舍大鹅羽翼丰满、活力十足,他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期待。据李忠君介绍:“养鹅这些年,我一直信赖裕丰昌鹅业,从鹅雏、饲料供应到技术指导和售后,企业全程提供支持,就连商品鹅出售时,也能拿到不错的价格。”

万羽大白鹅等待出栏。摄影 王军
作为当地肉鹅产业的“领头雁”,裕丰昌鹅业自 2018 年创立以来,已完成从单一养殖到全产业链运营的转型升级。如今,企业已构建起集种蛋筛选、孵化育雏、饲料配方、疫病防控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还打造了孵化师、动物营养师、防疫专员等近30个专业技术岗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 “家门口”的就业新选择。在该企业工作了4年的李成刚主要负责孵化工作,他说:“这份工作一直挺稳定的,离家又近,工资5000来块钱,我一直都挺满意的。”
目前,裕丰昌鹅业每批次能孵化鹅雏15万只,年产鹅雏220万只,全年肉鹅出栏量达8万羽。企业还创新推出联农机制,向农户提供抗病力强、产蛋率高的优质鹅雏,派驻技术员上门指导科学养殖,建立起 “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回收” 的订单养殖模式。据统计,这一模式已带动汉古尔河镇周边6个村屯、11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突破12万元。谈及未来规划,裕丰昌鹅业总经理赵东雪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扩大种鹅产值量,产出更多优质种蛋,把优质的鹅苗推广给周边更多的养殖户,带着家乡人一起富起来。同时我们也想把莫旗的鹅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莫旗肉鹅走得更远。”(郑明 王伟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