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图鉴文博会 | 特色文创产品让文博会更有“文化味”

  详细了解非遗文创产品。

  7月18日,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文创展厅内,市民群众被别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吸引,纷纷驻足了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板。

  琳琅满目的产品。

  广受欢迎。

  在文博文创展厅,内蒙古博物院“馆藏珍宝”系列惊艳亮相,以传奇文物鹰顶金冠饰、鹿首金步摇饰等为原型开发的潮流文创,让千年瑰宝与年轻人“玩”在一起。

  内蒙古图书馆带来的阅读“搭子”按动笔、创意书签、趣味拼图、个性鼠标垫,巧妙打破阅读边界,让典籍以多元形态融入生活场景。

  内蒙古美术馆将馆藏的精美画作浓缩于生活美学之中,草原风光、蒙古族生活场景等化身艺术感十足的冰箱贴、明信片、丝巾等,为观众打造独特的“草原记忆”。

  同时,来自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呼伦贝尔、阿拉善六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也带来各类文创产品,展现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

  现场制作芦苇画。

  现场剪纸。

  精美的芦苇画。

  “我们以馆内的文物为原型做成可以摆放、携带、使用的文创产品,广受大家欢迎。接下来我们要推出更多的文创产品,让历史融入生活。”呼和浩特博物院文创运营工作人员邢雨丙说道。

  “我们选用乌梁素海天然芦苇以及当地特有的蒲草、芨芨草、苔藓等植物,经手工整料、雕刻、熨烫着色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成芦苇画。”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苇画代表性传承人连军强介绍,芦苇画淡雅古朴、环保天然、装饰性强,受到广泛欢迎。

  精美别致。

  创意满满。

  近年来,持续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同时,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挖掘馆藏资源,深挖文化资源,开发彰显北疆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IP形象,全方位多角度诠释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活力。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燕杰 贾奕村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