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坚守“国企姓党”初心,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党建强企”的目标,对于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刻理解“国企姓党”的政治内涵。“国企姓党”是历史与实践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诞生于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公营企业就承担着“保障供给、支援革命”的政治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国有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的主体,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可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国企姓党”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国企姓党”的政治内涵,体现在党的领导贯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从公司治理层面看,需将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作为重大决策的必要程序,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从价值导向层面看,国有企业必须始终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从队伍建设层面看,需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
思想政治工作是践行“国企姓党”的关键抓手。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通过理论武装、价值引领、情感凝聚,解决员工“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必须以“铸魂”为核心,通过系统性的理论教育、党性锤炼、实践养成,将“国企姓党”的理念内化为员工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全面把握对党忠诚的核心要义。对党忠诚是政治忠诚的根本底色,是国有企业的政治生命线。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性上。要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在稳定经济大盘、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顶梁柱”作用;要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勇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集中性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党对国企的领导”不是简单的组织要求,而是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选择,从而筑牢“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对企业忠诚是职业忠诚的实践要求。对企业忠诚是员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要将企业愿景与员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典型示范引领等方式,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兴则个人兴、企业强则个人强”。
对事业忠诚是理想忠诚的价值升华,是超越个人利益的精神追求,体现为对国企使命的高度认同。思想政治工作要聚焦“国之大者”,通过重大项目攻坚动员、劳模精神宣讲等活动,激发员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
筑牢“国企姓党”思想根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国有企业需将党性锤炼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让党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净化思想;要创新党性教育形式,利用红色教育基地、情景党课、革命历史剧目展演等沉浸式体验,让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感悟初心。
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离不开完善健全的制度保障。国有企业需构建“党建+思政”的制度体系。在责任落实上,明确党委(党组)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考核指标;在机制创新上,建立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困惑,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疏导方案;在监督评价上,完善忠诚履职考核机制,将政治表现、职业操守等纳入干部选拔、员工评优的核心指标,形成忠诚者受褒奖、懈怠者受警醒的导向。
拓展“党建强企”方法路径。以数字化赋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开设思政微课堂,用动画、情景剧等形式解读“国企姓党”政治属性;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前瞻性地预判员工思想倾向,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与精准施策。
以人文关怀深化忠诚情感认同。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讲道理,也要办实事。需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注员工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员工诉求“直通车”等机制,让员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重视员工精神需求,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亲子关怀活动、青年交友活动等,营造“企业如家”的文化氛围。
以实践养成推动忠诚外化于行。忠诚不仅是思想自觉,更是行动自觉。需通过实践载体让“忠诚”可感可学,在重大任务中设立“党员突击队”“青年攻坚岗”,让员工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忠诚品格;挖掘一线员工中默默奉献、坚守初心的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忠诚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精神提炼、企歌创作、企史编撰等,让“忠诚”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
坚守“国企姓党”初心,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以“党建红”引领“发展强”,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国企姓党”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党组织建设、培育特色企业文化等实践路径,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同频共振,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