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在乌兰浩特,聆听一座城的红色记忆

  7月28日,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跟随“石榴花开北疆红 籽籽同心家国情”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五一会址,青砖墙上的“五一会址”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7月28日,“石榴花开北疆红 籽籽同心家国情”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五一会址。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这里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在这里诞生。

7月28日,“石榴花开北疆红 籽籽同心家国情”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一行重温红色历史。

  媒体团一行穿越历史云烟,回眸78年前的红色历史。小楼门厅东墙上的大幅油画《五月的曙光》用写实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诞生的庄严时刻。各族农牧民代表、妇女代表等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种团结一心、共襄盛举的场景,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7月28日,乌兰浩特市五一会址前的地标。

  “这些复印文件、报纸的陈列展示的是‘五一大会’时期的文献和代表们当年用过的物品。”随着讲解员充满感情的讲解,当年前的场景仿佛穿梭时光隧道般展现在眼前……大厅内,一段时长8分多钟的黑白影片记录了当时大会的盛况。影片中,来自内蒙古地区部分盟市的代表们赶着马车、骑着骆驼,带着帐篷和干粮,穿越辽阔的草原和沙漠而来,在大会上投下庄严的一票。

  五一会址既是红色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各族群众通过沉浸式感受这一历史时刻的激情和团结氛围,进一步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

  兴安盟以五一会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乌兰夫办公旧址和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一馆三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矩阵,已经成为兴安盟红色旅游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带着家人走进红色景区,参观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

  内蒙古新闻网·草原云记者:宋爽 王晓博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