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兴安盟

孝心打底 奋斗铸魂: 宁凤英的三十年坚守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苏木阿拉达尔吐嘎查,有这样一位普通妇女: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藏着最动人的坚守;她的身影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却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成为乡邻眼中最亮的星。她就是宁凤英 —— 一个用孝心打底、用奋斗铺路、用责任铸魂的身边榜样,用三十年的步履不停,诠释着 “奋斗正当时” 的生动内涵。

  宁凤英刚嫁入夫家时,便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婆婆在37岁时就被查出精神残疾,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需要他人时刻照料。周围不少人都劝她,“这担子太重,往后的日子不好过”。然而,宁凤英没有丝毫退缩。在她心中,婆婆是丈夫的母亲,也是自己的亲人,从嫁过来的那一刻起,她就决心成为婆婆的依靠。此后的十几年里,为婆婆剪头发、擦身子、换洗衣物,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琐事,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照顾病人并非易事,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但宁凤英从未抱怨过一句。每当看到婆婆平安健康的模样,她的心里就充满了踏实与满足。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回答:“照顾家人,哪能算累?”这份发自内心的孝心,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整个家庭,也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

  过日子,仅有孝心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拼搏奋斗的精神。2002年,宁凤英和丈夫赵长龙不甘于平淡的生活,决定出去闯一闯。卖过猪肉也养过羊,通过辛勤的劳作,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意外,因为生活中的各种原因,将辛苦养大的羊全部卖掉。看着羊群被牵走,宁凤英的心里满是不舍。

  2008年,他们抓住机遇修建300多平房屋创办龙凤大酒店,凌晨四点的厨房、深夜十二点的收银台,都留下了这对夫妻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诚信经营和热情服务,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2021年宁凤英又开起了同名火锅烤肉店。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平时宁凤英不仅要负责店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还要兼顾家庭事务,但她从未喊过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奋斗不仅能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还能为周边群众树立榜样。  

  宁凤英曾连续担任两届嘎查妇联主席,任职期间,始终尽职尽责,定期组织妇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主动调解邻里纠纷,积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嘎查群众信赖。获得旗妇联表彰时她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是口号,是用双手干出来的”。在她的带动下,嘎查妇女群众团结互助、自强自立,真正撑起了家庭和社会的“半边天”。如今卸任妇联主席职务后,她又担任苏木文化村长,每逢农闲时节就组织大家排练节目,开展广场舞、民歌演唱等文化活动,让悠扬的四胡琴声和欢快的安代舞成为嘎查最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在格桑花文化小院开展宣讲活动 资料图

  作为共产党员,宁凤英和丈夫始终记得入党时的誓言。2016年,苏木发起"助学圆梦"行动,她第一个报名参加。在逢年过节时给孩子们送去100元鼓励金,有人笑她“这点钱能干啥”,她却认真回答:“知识改变命运,能帮一个是一个”,这份坚持感染了儿子和儿媳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在俩人都是入党积极分子。

  如今,宁凤英一家四颗党心,在照顾老人、干事创业、帮助他人的道路上,携手同行,步伐越发坚定。  在这个平凡的家庭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柴米油盐里的坚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一路走下来?是孝心,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离不弃;是责任,让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勇于担当;更是共产党员的信仰,让他们在富裕之后不忘回馈社会。宁凤英一家的故事,虽然平凡,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里装着家人、装着乡亲、装着党,再普通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满室春风。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愿更多的家庭以宁凤英一家为榜样,传承优良家风,践行初心使命,让爱与温暖在社会中传递,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好篇章。(马诺敏)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