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上半年,锡林郭勒盟全面深入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累计开展技能培训5092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74.88%,其中农牧民技能培训3402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89.52%,提前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位于全区前列。
为扩大职业技能培训受益群体,锡林浩特市推出“培训”走进零工市场和社区系列活动,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拓宽学员学习渠道,在“就在马都”微信公众号平台直播,进行技能培训招生宣传和教学。一些手工艺品学员的培训成果作品由企业统一回收后支付劳动报酬,真正实现了培训即就业的无缝衔接。“民族饰品制作培训课堂离家近,送完孩子上学,就能过来学手艺,不耽误事情同时还能赚钱。”锡林浩特市居民赵春晖说。
锡林郭勒盟依托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推出“培训+非遗传承”的模式,在东乌珠穆沁旗、正蓝旗、阿巴嘎旗等地进行推行,以当地民族服装及饰品制作、地方特色食品制作、毛毡手工制品制作等非遗项目为载体,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老师开展培训,同时融入市场运营、品牌打造等课程,将传统技艺有效转化为就业创业优势,更好地实现了非遗传承。
在苏尼特左旗,则结合当地自身特色,通过电子商务、视频剪辑、AI技术运用等相关培训,为每个苏木镇和嘎查(社区)培训一名“草原星推官”,通过线上直播带货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宣传本地文化,助力文旅发展。参训学员张晶告诉记者:“通过培训可以学习到新技能,我尝试制作一些带货视频,比如推销本地的肉食、奶食、非遗文创产品等,能给我创业带来帮助,同时也可以宣传我的家乡。”
锡林郭勒盟积极打造就业技能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目前,锡林郭勒盟已建成23个就业技能实训基地和2个公共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因地制宜,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技能实践平台。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通过实训基地培训各类人员1万余人次。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继续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全力打造“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推行“培训—考证—推荐就业”一站式服务,优化“培训+就业”服务链条,增强技能促进就业扩增效应。相信在不断努力下,锡林郭勒盟将培养出更多技能人才,让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更多的企业实现“活有人干”,也为我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薛竹音 韩永飞)